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錐體外症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錐體外症狀[1][2](extrapyramidal symptoms,EPS)或锥体外系症状[3]锥体外系反应(extrapyramidal reactions[4]),是指由药物疾病等因素导致身体神经运动系统功能受损,主要有急性肌张力障碍静坐不能帕金森综合征迟发性运动障碍四种表现[5][6]

容易引發EPS之藥物

下列藥物可能引發EPS,但並非每人都會產生EPS副作用。

典型症狀

患者生理機能反應遲緩,如不知冷熱不知飢餓或飽足,又譬如飲水感覺好像"灌水在一個袋子裡",此外還包括沒有尿意等。由于难以测量锥体外系症状,因此通常使用评定量表来评估运动障碍的严重程度。辛普森-安格斯量表 (SAS)、巴恩斯静坐不能评定量表 (BARS)、异常不自主运动量表 (AIMS) 和锥体外系症状评定量表 (ESRS) 是经常用于此类评估的评定量表。

急性肌張力不全

發生的位置多在眼部、舌頭、頸背部與四肢,因肌肉持續攣縮,症狀如:眼球上吊、眼球歪斜、牙關緊閉、歪嘴、歪頭、舌頭外吐或捲曲、角弓反張(四肢如青蛙般往軀幹的反方向伸張)、臉部扭曲歪嘴、講話語意不清。

靜坐不能

末梢運動無法停止運動,致使患者坐不住、煩躁不安,不停搖擺或來回踱步。

巴金森氏症候群

類似帕金森氏症病人的症狀,約發生在服藥後的三個月內。臨床表現有肌肉僵硬、小碎步、顫抖、表情呆滯(撲克臉)、重複舞蹈性動作。抗精神病藥物所引起的帕金森症狀,比較容易發生在老年人身上。

治療

抗組織胺藥物,如:苯海拉明可以紓解EPS引發的症狀,副作用是嗜睡。其它尚有抗膽鹼類藥物鎮定劑

預後

通常在注射拮抗劑後,症狀便明顯消失。

参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