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錦屏 (選區)
香港東區區議員選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錦屏(英語:Kam Ping,代號:C21)曾是香港東區區議會下轄的選區,1988年設立,1994年採用現名,自2021年起懸空至2023年取消,懸空前的區議員為獨立民主派人士李予信。
範圍及名稱
選區位於北角南部,現時由明園西街、英皇道、電照街、丹拿道、書局街、天后廟道所包圍,以私人樓宇為主,如港運城、新都城大廈、明園大廈、七姊妹道、錦屏街等私人住宅樓宇,名稱源於區內的錦屏街。與其相鄰的選區有寶馬山、堡壘、和富、健康村及丹拿選區,投票站於香港遊樂場協會賽馬會北角港運城青少年綜合服務中心。
沿革
錦屏選區可以追溯到1988年區議會選舉北角南選區,當時由1982年區議會選舉所設立的北角西選區分拆而成。
1993年港督彭定康推行政改方案,取消區議會委任議席及雙議席選區制度,全面實行單議席單票制,並改由選區分界及選舉事務委員會制定,區議會選區數目大幅增加,當中錦屏選區由北角南選區更改而成。
1994年區議會選舉,加入自由黨的原北角南區議員石貴春遇上福建籍的姜玉堆挑戰,結果由姜玉堆以1,805票多於石的800票當選,但事後因串謀訛騙選舉事務處及慫恿他人在選民登記表格上填報虛假地址,被撤銷其區議員資格,被判入獄3個月,緩刑2年。[3][4]空缺則由時任北角福建中學校長曾安琪在補選中所取代;其後福建中學遷往觀塘,1999年區議會選舉港進聯蔡素玉接替曾安琪參選,並自動當選。蔡為得到民建聯支持參選2000立法會港島區地方直選,加入民主建港聯盟,成為身兼港進聯民建聯兩黨的成員。
2003年區議會選舉蔡素玉角逐連任,受到獨立候選人黃成光及四五行動梁國雄狙擊,結果蔡僅以四成得票擊敗兩位對手。2005年港進聯民建聯合併為新的民建聯,蔡素玉保留民建聯身份。
2007年區議會選舉,蔡素玉面對姜玉堆捲土重來參選,最後蔡以七成半得票勝出。2011年及2015年區議會選舉,由於只有蔡素玉參選,蔡自動當選。
2019年區議會選舉,蔡素玉放棄連任,民建聯改派洪志傑參選,而公民黨因應上屆鄰區丹拿的鄭達鴻當選,而派出李予信挑戰,結果李僅以不足百票差距險勝,蔡交棒失敗,也是首次由泛民主派人士奪取本區議席。2021年3月3日,涉及香港民主派初選大搜捕的李予信,在扣留期間提出退出公民黨。[5]2021年8月31日,李予信在選舉呈請完成判決後,辭去區議員職務,轉投寵物美容業。[6]
議席藉此一直懸空至2023年選舉改革被撤銷,與太古城西、太古城東、寶馬山、炮台山、城市花園、和富、堡壘、丹拿、健康村及鰂魚涌選區合併為太北選區。
Remove ads
歷屆議員
歷屆選舉結果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