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钱维城

清朝画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钱维城
Remove ads

錢維城(1720年—1772年),宗盘纫庵江南武进(今江苏常州)人。

Thumb
钱维城《雁荡图》

父钱人麟。生于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十岁能为诗。乾隆十年(1745年)状元[1]翰林院修撰。官至刑部侍郎,入值南书房。擅长作画,最初師從族祖母女畫家陳書,後又得董邦達真傳,[2]有《雁蕩圖》傳世。与张宗苍方薰等人供奉宫廷而称为画中十哲。《石渠寶笈》收录其作品達160多幅,可知乾隆帝对钱维城作品的赏识。素有消渴疾,至是增剧,身體羸弱。[3]

乾隆三十四年(1769),赴贵州,查审威寧州知州刘标亏帑案。参与镇压古州苗民起义。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正月以丁父憂歸鄉,不久亦卒,文敏

著有《茶山集》。[4]

家庭及關聯

  • 胞弟錢維喬(字树参,号竹初,1739-1806),乾隆二十七年(1762)举人,工书善画,著《竹初詩鈔》、《竹初文鈔》。
  • 正室:金氏(1720-1782)。官至貴州按察使吳縣金祖靜之女。

有子女三人。

注釋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