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辉石是一种含锂的铝硅酸盐矿物,主要产于伟晶花岗岩中,产地包括美国、巴西、马达加斯加、巴基斯坦和中国新疆等地。可能由于所含的微量金属离子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近期莫桑比克也发现大量锂辉石
| 此條目 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22年9月24日) |
事实速览 锂辉石, 基本資料 ...
锂辉石 |
---|
 產於美國 麻薩諸塞州漢普夏郡Walnut Hill偉晶岩礦區的鋰輝石 (尺寸: 14.2 x 9.2 x 3.0 cm) |
|
類別 | 鏈矽酸鹽礦物 輝石族 |
---|
化学式 | LiAl(SiO3)2 |
---|
IMA記號 | Spd[1] |
---|
施特龙茨分类 | 9.DA.30 |
---|
戴納礦物分類 | 65.1.4.1 |
---|
晶体分类 | 棱柱体 (2/m) (H-M記號相同) |
---|
晶体空间群 | C2/c |
---|
晶胞 | a = 9.46 Å, b = 8.39 Å c = 5.22 Å β = 110.17°; Z = 4 |
---|
|
分子量 | 186.09 g·mol−1 |
---|
顏色 | 無色、黃色、淡綠色 、祖母綠色、粉紅至堇紫色、紫色、白色、灰色,有些可能出現兩種顏色 |
---|
晶体惯态 | 呈棱柱狀通常扁平且細長,有平行於{100}的條紋,塊狀的也很常見 |
---|
晶系 | 單斜晶系 |
---|
雙晶 | 常見於{100} |
---|
解理 | (110), (110) 完美 |
---|
断口 | 參差斷口到次貝殼狀斷口 |
---|
韌性/脆性 | 脆性 |
---|
莫氏硬度 | 6.5–7 |
---|
光澤 | 玻璃光澤,解理的部份呈珍珠光澤 |
---|
條痕 | 白色 |
---|
比重 | 3.03–3.23 |
---|
光學性質 | 雙軸(+) |
---|
折射率 | nα = 1.648–1.661 nβ = 1.655–1.670 nγ = 1.662–1.679 |
---|
双折射 | δ = 0.014–0.018 |
---|
多色性 | 紫鋰輝石: α-粉紅, γ-無色; 翠綠鋰輝石: α-綠色, γ-無色 |
---|
2V夹角 | 54°- 69° |
---|
熔性 | 3.5 |
---|
其他特徵 | 有些有逆光致變色效應, 貓眼效應 |
---|
參考文獻 | [2][3][4][5] |
---|
关闭
最早被发现的锂辉石是紫锂辉石,其于1877年在巴西被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