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長柄斧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長柄斧
Remove ads

東方與西方都有名稱或字義為長柄斧的武器,但兩者形制不同。東方的長柄斧是宋朝用來對付重甲騎兵的武器,明代《武備要略》亦有紀載。[1][2]

Thumb
大約1470年,法國勃根地的長柄斧之頭部。
Thumb
手持長柄斧的曼弗雷德一世(Manfred I, Marquess of Saluzzo)。

西方的長柄斧,或稱頭斧(pollaxe、poleaxe、pole-axe、pole axe、polax、hache)是歐洲中世紀步兵常用的長柄武器

關於其名稱,現今的詞源學者有兩派說法,一派認為該名稱poll是指「頭」的意思,可能用於標示其特殊頭部形狀或指這種武器是用來砍頭。[3][4];另一派則認為此名稱是長柄斧(poleaxe)的意思。[5]

在14世紀與15世紀時,為了要擊穿板甲而設計出了長柄斧。柄通常長1.2公尺至2公尺,裝著鋼製的斧身,設計因其部件的可替換而差異很大,打擊面通常是一個斧頭或錘子,其反面則是尖刺、錘子或鉤子;而頂端則加上一個側面看起來像匕首的尖刺。

長柄斧常常與斧槍(Halberd)混淆,長柄斧的斧刃通常比斧槍的斧刃來得小,使動能被集中在更小的撞擊面,更適合擊穿厚重盔甲。而有寬斧刃的斧槍通常用來對付較輕薄的盔甲。斧槍的槍身與斧身常是被鍛造成一體,而長柄斧的槍身與斧身則是分開可拆換的。[6]

Remove ads

參見

參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