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間充質幹細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間充質幹細胞(mesenchymal stem cell, MSC)又稱間質幹細胞、間葉幹細胞,泛指一类具有一定分化潜能、可以分化成多种细胞类型、具有组织修复功能的多能基质细胞群[1][2][3];除了存在于“骨髓”外,它们包括广泛源自其他“非骨髓”组织的多能细胞,例如:胎盘、脐带血、脂肪组织、成人肌肉、角膜基质、乳牙牙髓。MSC 虽为间充质的组织,却不分化为造血细胞,而与 HSC(造血幹細胞)相对,且不具备重建整个器官的能力。
根據國際細胞治療協會2005年提出的建議,原先分離的未經過進一步分離的貼壁細胞[需要解释(請進一步說明)],應該稱爲「多能間充質基質細胞(multipotent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MMSCs[4])」,而間充質幹細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s)這一名詞應該留給其中真正具有幹性的細胞[1]。MMSC 應該具有以下最低標準:培養時能夠貼附在塑料表面生長、表達CD105、CD73、CD90,不表達CD45、CD34、CD14、CD11b、CD79a、CD19或HLA-DR[5]。
Remove ads
參見
- iPSC(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
參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