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閻禹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閻禹錫(1426年—1476年),字子與,河南洛陽人,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

閻端永樂十五(1417年)丁酉科舉人,[1]曾任教諭。閻端去世時,閻禹錫年方九歲,哭父幾死。正統九年(1444年)中舉,授直隸昌黎县儒学训导。以母喪歸里,在墓地居喪三年,受朝廷表彰。後聽聞薛瑄講學於河東,徒步前去拜薛瑄為師,甚得薛瑄賞識。閻氏學成將歸之時,薛瑄以「居敬窮理」相告誡,二十年間师生书信往来不绝。

天順初年,为國子學正。天順四年任會試同考官,不久,升監丞。天順七年會試,科場大火,焚死士子九十餘人,閻禹錫請贈死者為進士,皇帝最初不許。既而聽其言,皆贈死者為進士出身。[2]成化年間,官至监察御史,提督畿内学政。成化十二年(1476年)卒,年五十一。[3]

著作

著有《自信集》、《晦庵要語》、《二程全集》、《薛文清公讀書錄》、《河汾詩文》、《司馬法吳子批註》、《孫子選注》、《武學詞範》等。

注釋

延伸阅读

參考書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