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關廟線

已廢棄的臺灣糖業鐵路路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關廟線
Remove ads

關廟線,為位於臺灣臺南市東區與臺南縣仁德、歸仁、關廟三鄉(今臺南市仁德區歸仁區關廟區),由臺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車路墘糖廠(今仁德糖廠)經營之輕便鐵路。今已廢止。

Thumb
1963年糖業鐵路臺南車站

路線資料

Thumb
新田=六甲間舊線跡
  • 經營管轄:臺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
  • 路線距離:東門(台南市)=關廟(關廟鄉)間17.2km[1][2]
  • 軌距:762mm
  • 曾設立車站數:10
  • 雙線區間:全線單線
  • 電化區間:無
  • 造價:舊台幣6億7千8百餘萬[3]
  • 站等:通車初期之二等站3處(後壁厝、歸仁、關廟),三等站1處(車路墘),五等站2處(竹蒿厝、六甲)[3],後新增東門(候車站)、德光(候車站)、新田(候車站)

運行形態

  • 以東門(1954年至1969年曾改至台南)、關廟為端點,往復運轉。[2][3]
  • 早午晚各一往復[4]

使用車輛

簡介

此線事實上由後甲線(臺南=仁德糖廠)、埤子頭線(仁德糖廠=歸仁)、關廟線(歸仁=關廟)等線相接而成,但在客運時刻表時皆統稱關廟線

構成關廟線最主要的路線:後甲線、埤子頭線,在日治時期即已竣工,為車路墘製糖工場(今仁德糖廠)運蔗專用線,但未開辦客運。戰後臺糖公司接管日人資產後,應地方要求而利用現成路線、加設車站後開辦客運。但亦中歸仁=關廟間3.5㎞路線為地方民眾義務出力修築。[6]

1946年順應地方需求,擬興築台南至關廟區間鐵路,其中經過之公有地路段,與縣政府聯繫遲遲未獲回應,導致計劃延宕。1947年7月8日,省府鐵路管理委員會特派劉媽後等4名技術人員前來車路墘糖廠查明專用線改營業線之許可性,認為條件適合,可先行動工。[3]

1947年9月,關廟線開始填造路基,11月鋪設鐵軌,預計1948年2月完工。1948年1月,鐵軌鋪設進度達95%,營業車站完成30%。車路墘糖廠於1948年2月10日遴選員工9人至九曲堂里港東港等營業線實習,但原先預定通車日期卻因故跳票,通車日期一再延後,至1948年9月下旬沿路才完工。[3]

1948年10月10日雙十節正式開通,計有臺南車路墘後壁厝六甲歸仁關廟六站,定位為「試辦營業線」。其中臺南車站位於今裕豐街與東門路交界7-Eleven處。同年11月再增設竹篙厝車站,當年總共興建7站。

由於是利用現成路線,本線臺南車站設在富強路(今東門路)交叉處,位於城郊大東門外,距市區尚有數公里,旅客需自行步行或轉乘公路運輸進入市區。後在市政府市議會及民意請益下,為便利商旅而另在市區段新築路線,延伸至臺鐵臺南車站東南處、四維地下道附近,1954年6月6日竣工。同日增設臺南(新)東門(台南舊站附近)、新田三站。1958年7月1日東門車站裁撤。

在廢止前夕,除部分學生(多為蔗農子女)享有優惠票價仍搭乘外,旅客已非常稀少[7],且每年虧累金額在50萬以上[8]。除公路競爭外的因素外,尚有關廟線本不是客運專用線,路線冗餘彎繞、旅行時間過久。例如公路臺南=關廟間僅13公里,鐵路卻多了近半倍。在諸多因素下,1969年5月20日路線拆除臺南(新)=東門間,東門站復站並成為市區端點站直至1972年8月1日停止客運業務。[4]

Remove ads

車站一覽[3]

更多信息 車站名稱, 營業里程 東門起 ...
Remove ads

保存情況

由於關廟線拆除甚早,保存情況極為不佳。目前(2006年資料)仍有遺跡:

參考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