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關東擬鰟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關東擬鳑鲏(学名:Pseudorhodeus tanago)為輻鰭魚綱鯉形目鱊科擬鳑鲏屬的一種[2],為溫帶淡水魚,被IUCN列為瀕危保育類動物,分布於日本關東地區,目前僅分布在千葉縣和栃木縣的部分地區,因都市開發成長,在神奈川縣、群馬縣、埼玉縣和東京都已經滅絕[3],1974年被指定為國家天然紀念物,1994年被指定為國內珍稀野生動植物種[4]。本魚種首次由Shigeho Tanaka於1909 年命名為Rhodeus tanago,之後又被歸類在田中鳑鲏屬(Tanakia),2014年的一項研究表明它在遺傳上與其他田中鳑鲏屬的魚類不同,並歸類在Pseudorhodeus屬[5]。本魚體呈橢圓形且側扁,頭部略尖,背部略隆起,吻部具有一對小觸鬚,體色因分布地區不同略有差異,一般雄魚體背部紅棕色,臀鰭和腹鰭有黑色邊緣,內側有紅色和白色條紋,尾鰭通常以紅色為主,邊緣呈黑色[6],體長可達5.6公分,棲息在植物生長茂密的底中層水域,繁殖期時雌魚會將卵產在貽貝中,幼魚孵化而且停留在貝殼內中,直到它們能游泳。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扩展阅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