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闽县

中國古代行政區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闽县,亦作閩邑[1][2][3][4][5],是中国福建省旧县名,历史上辖境大致为现今的福州市鼓樓區宣政街(今八一七路)、臺江區白馬河倉山區高蓋山以東、晉安區八一七路以東至鼓嶺,下井以南至光明港、馬尾區全境、闽侯县尚干鎮青口鎮祥謙鎮长乐区營前街道航城街道吳航街道猴嶼鄉连江县琯头镇的一部分。明朝初年后,长期隶属于福建福州府,与侯官县分辖福州府治,形成一府两县的局面。

事实速览 閩縣, 國家 ...
Remove ads

建制沿革

隋朝开皇十二年(592年),原丰县改称闽县。唐朝武德六年(623年)析闽县置侯官县新宁县温麻县。武德八年(625年),废侯官县入闽县。武周长安二年(702年),再分闽县置侯官县,元和三年(808年)再并侯官入闽县,元和五年(810年),复析闽县置侯官县。咸通二年(861年),划出闽县和连江县地置永泰县[6]永贞镇(今罗源县)。终唐一世,属福州

五代后唐长兴四年(933年),即闽国时期,改闽县为长乐县清泰二年(935年),长乐复名闽县。后晋天福六年(941年),闽县再改称长乐县,次年又复原名。北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析闽县9乡置怀安县元朝时属福州路明朝初年属福州府

清朝,闽县管辖12乡、4坊、34里。清末撤乡、里,建区,闽县分为11区,与侯官县分治今闽侯县及福州城内区、南台区和下渡区。城内区又分为:北段(华林坊、钱塘巷一带)、中段(鼓楼前一带)、南段(南大街一带)、东段(东街旗汛口、法海寺一带)、旗界段(东门大街、汤门大街、河西街、河东街一带)五段。城内井楼门、汤门、东门、水部门、南门五城门均属闽县城内区管辖。南台区分南台、水部两段。下渡区以藤山(仓前山)为首段,泛船浦以下为第二段,江边一带为第三段[7]

民国元年(1912年),闽县、侯官县合并为闽侯府,民国二年(1913年)3月,改设为闽侯县,闽县建置从此取消[7][8]

Remove ads

職官

知縣

更多信息 姓名, 籍貫 ...

注释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