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陳忠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陳忠經(1915年12月—2014年7月13日),男,原籍江苏仪征,生于中華民國江苏省扬州中國共產黨情報人員,潛伏於中華民國將領胡宗南身邊,使胡宗南在國共內戰中屢戰屢敗,促成中華民國國軍的潰敗,被譽為「後三傑」[註 1]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

生平

其父親陳延暉,中國國民黨籍,長期擔任國民黨高級將領徐永昌的幕僚,曾任軍令部少將主任秘書。1949年2月,脫離中國國民黨,在香港投向中華人民共和國,返回北京。

1934年入北京大学经济系,曾兩次當選學生會主席。加入中國共產黨的外圍組織中国左翼社会科学家联盟,1936年2月参加革命工作。后在昆明西南联大毕业。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松滬會戰後,胡宗南率領的第一軍後撤,招收大學生加入軍隊服務。受命於八路軍駐四川辦事處負責人董必武,陳忠經在湖南加入胡宗南部隊發起的湖南青年戰地服務團,隨後熊向暉申健也先後加入,獲得胡宗南接見,逐步進入胡宗南部隊核心圈。陳忠經曾擔任三民主義青年團陝西省支團書記,將各種情報傳遞至中共中央。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經胡宗南推薦,國民政府派遣陳忠經與申健、熊向暉至美國以公費留學。1947年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

1949年7月,國民政府在北平破獲中國共產黨地下組織與電台,逮捕的中共產員中,包括這三人的連絡人。擔心事跡敗霵,中共中央聯絡蘇聯,經由蘇聯駐美大使館傳遞消息,將他們三人帶離美國,至香港。同年6月,回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3]

1950年11月出席联合国特别会议。1960年率领百人艺术团前往多个国家访问演出。在反右鬥爭與文化大革命中,被定為中國國民黨特務,遭受批鬥,在周恩來保護下倖存。

胡耀邦時代,獲得平反,曾任国务院对外文化联络局副局长、代局长,中央宣传部国际宣传处副处长,中央国际活动指导委员会委员兼副秘书长,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秘书长、副主任,对外文化友好协会秘书长、副会长,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中共中央調查部顾问、副部長、中共中央对外宣传小组成员等。是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政协第五、六、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2004年离休。2014年7月13日在北京逝世。[4]

Remove ads

注释

参考文献

參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