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陳企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陳企霞(1913年10月20日—1988年1月16日),原名陳延桂,浙江鄞縣人,中國现代作家,中国共产党党员。歷任中國作家協會浙江分會副主席、《民族文學》雜誌主編。著有評論集《光榮的任務》,小說《獅嘴穀》、《第一個碾米廠的毀滅》、《星夜曲》等,作品收入《企霞文存》。[1][2]。
![]() |
生平
1925年入寧波甲種商業學校,1927年外出謀生,歷任銀行練習生、工廠工人、布店雇員。1931年開始發表作品,包括小說散文,次年至上海,結識作家葉紫,創辦無名文藝社,出版《無名文藝》旬刊、月刊,隨後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1933年至滬西郊區從事工農教育,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後兩次被捕,出獄後從事救亡工作,組織進取社、讀書社和救國會,193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中共地下黨工作及救亡活動。1940年赴延安,先後在中央青委宣傳部、《解放日報》副刊部工作,參加延安文藝座談會。1945年參加華北文藝工作團,華北文工團併入華北聯合大學後,任聯大文藝學院文學系主任,參與編輯《北方文化》、《華北文藝》等刊。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歷任全國文聯、文協秘書長,《文藝報》副主編、主編、中國作協理事。1955年在毛泽东的指使和周扬的主导下「丁玲、陳企霞反黨集團」案受到中共迫害。後任杭州大學教師。1979年糾錯,恢復名譽。
Remove ads
参见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