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陳己同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陳己同(1887年—1966年[1]),字和筏,齋號己堂,臺灣省臺北府淡水縣擺接堡外員山(今新北市中和區)人,大木匠師。
生平
陳己同生於清光緒13年(1887年),早年隨父四處修廟,任現場頭手,盡得真傳,曾參與修建大龍峒保安宮、木柵指南宮、圓山劍潭寺及三峽祖師廟等。
其中關子嶺大仙寺為日式外型,接近華北外型;原為泉州惠安溪底派大木匠師,與陳應彬對場作,最後溪底派因故退場,故由陳應彬與己同合作建廟。
1930年遷居屏東後獨立作業,主持屏東慈鳳宮、海豐三山國王廟、鳳山觀音亭、萬丹萬惠宮(1931年)、東港朝隆宮(1933年)等之修建工程,二次大戰後又參加艋舺龍山寺大殿重建(1955年),並修建了樹林濟安宮、金山慈護宮、野柳保安宮、林口竹林寺等,後傳子陳永昌[2]。
家庭
其孫陳文成,為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統計學系助理教授,返臺時遭國民黨政府約談,隔日即陳屍臺灣大學校園內,真相如何,至今仍不清楚。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