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陳瑞祺永援中學
澳門英文中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陈瑞祺永援中学(英語:Chan Sui Ki Perpetual Help College,英文简称为CSKPHC或PHC;葡萄牙語:Colégio Perpétuo Socorro Chan Sui Ki),该校属母佑会及慈幼会,向以会祖圣鲍思高及圣玛沙利罗之精神办学,使用「预防教育法」、标榜理智、宗教、仁爱等元素。
![]() | 此條目內容疑欠准确,有待查證。 |
该校校舍共分三座,即 A 座主楼及 B、C 座教室。校舍之总面积达五千三百五十平方米。操场有篮球及排球场,另有爱华前地、A座有盖操场、攀架组合区、足球机走廊,C座乒乓球区、圣母岩後山、天台及圣母像前游憩处等。
學校之課程於小學實行母語教學,初中設中英文部,高中則設為文科組、理科組及商科組。中學部自1969年開始參與倫敦大學(IGCSE/GCE A-LEVEL)國際考試及多個本地考試。
Remove ads
歷史
- 1955年,贖主會創立學校,創辦人是之前在四川福傳的西班牙贖主會教士田春耕和南星耀(Eusebio Arnáiz Álvarez)[1]。當時學校名為「永援中英學校」,只設小學部及幼稚園部。
- 1964年,校舍擴建,設中學部,但只招收男生。
- 1965年,中學部招收女生。
- 1967年,聖愛會收購學校,並改名為「永援中英文中學」。
- 1969年,中五級開始參與GCE考試。
- 1976年,母佑會接管該校,並易名為「母佑會永援英文中學」。
- 1986年12月8日,該校新校舍建成。
- 2002年,母佑會前往中國傳教90週年,永援中學為紀念此事,將原A座校舍的擴建部分命名為「愛華樓」。
- 2009-2010年學年度,因B座校舍重建,短暫將班級改為半日制。
- 2010年,B座大樓落成。為紀念該校首任校長田春耕,該校將新B座大樓命名為「春耕樓」。
- 2010年,開設中六。
- 2011年,中六級開始參與GCE A-Level考試。
- 2017年,竹林被改名為愛華前地。
- 2018年, 陳瑞祺永援中學管樂團 (Macau CSKPHC Symphonic Band) 成立。
- 2020年,學校下課鈴聲改為可投票制,實現一人一票選鈴聲。
- 2021年,中樂團解散。
- 2023年,中六級實現一人一票選Last Day活動,但此日又非最後一日回校,且每班不同。
Remove ads
歷任校監、校長
特色
早期以永援聖母為主保,永援聖母之聖像至今仍刻畫在校務處與禮堂之間的牆上。母佑會接辦學校後以該修會之主保進教之佑聖母為學校主保,每年都於5月24日進教之佑瞻禮上大事慶祝。校舍的設計亦具濃厚之聖母色彩,除了學校門面放有聖母之線條圖像外,更於校舍頂層放置了一個猶如皇冠及權杖之設計,意即學校屬於聖母,以她為主保。進教之佑的皇冠和權杖可說是個記號。
著名校友
- 敖博文:澳門植物學家、前游泳運動員。
- 盧熾健:澳門運動員,曾代表澳門出任東亞運持旗手。
- 黃碩東:實業家及足球員,現居於香港。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