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陳粹芬

孫中山侧室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陳粹芬
Remove ads

陳粹芬(1874年9月23日—1962年10月21日),原名香菱,又名瑞芬,因排行老四,所以人称“四姑”。籍貫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今屬福建省廈門市),生于香港孫中山側室

事实速览 陳粹芬, 个人资料 ...

經歷

陳粹芬原籍福建同安,出生於香港屯門區,原名香菱,又名瑞芬,貧,父母早亡,1891年認識孫[4]:207。陈大约十九歲時與孫中山相戀,曾随其流亡日本,并曾参与历次起义的组织准备工作。二人在屯門青山紅樓租屋同居,曾與盧慕貞孫科同在廣州一地[4]:208。1905年孫接陳粹芬前往日本橫濱居住[5]:389。1907年3月4日,孫應日本政府要求,自行離去,帶着陳粹芬往南洋;繼而赴安南河內[5]:391。后因患肺病,返回香港疗养;是年「丁未鎮南關之役」隨軍到前線作戰[4]:208。12月3日,孫親赴率黃興胡漢民池亨吉等赴鎮南關,陳粹芬送行[5]:391。「時總理行館偶乏僕役,各同志內衣咸由總理親屬陳四姑親自洗滌。」[6]:13

1911年離開孫,回到香港,與盧慕貞以姊妹相稱,孫家將陳以妾之身份收入族譜[4]:209。后来往于广州河南香港等地。其与孫中山分手的具体时间不详[7]

陳說過:「我跟中山反清,建立中華民國,我的救國救民願望已經達到。我自知出身貧苦,知識有限,自願分離,並非中山棄我,他待我不薄,也不負我」;1925年3月12日孫逝世,陳又說:「我雖然與中山分離,但心還是相通的,他在北京病危期間,我幾乎每天晚上都夢見他在空中飛翔」[8]:607

1915年到南洋隱居馬來半島,領養一女嬰孫容,後改為蘇仲英(後1937年與孫中山侄孫孫治乾意大利完婚。),後回香港居住,1960年10月21日逝世[4]:21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陈移居香港,晚年寄居九龍西洋菜街205號2樓寓所,1962年病逝於香港,卜葬於荃灣華人永遠墳場,1992年6月5日改葬於翠亨村孫氏家族墓地內。

Remove ads

家族世系圖

更多信息 孫中山家族 ...
Remove ads

參考資料及註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