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陳那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陳那
Remove ads

陳那梵語दिङ्नागः,Dinnāga, 梵語दिग्नागः, Dignāga 或 梵語महादिग्नागः, Mahādinnāga,巴利文作 Dinna,藏語ཕྱོགས་གླང威利转写Phyogs-glang,又作陳那迦。生卒年不詳,約440年—約520年),意译為域龙[1]大域龍[2],又譯為童授授童[3]。被尊稱陳那菩薩,為印傳佛教教內的瑜伽行唯識派人士世親論師門徒,除了宣揚其師觀點之外,亦對因明學發展作出貢獻,創立了三支因明論,即新因明論。與其師世親、再傳弟子法稱共為二勝六莊嚴之一。

事实速览 陳那論師, 宗派 ...

灭后一千一百年顷,陳那出生於南印度案达罗国,为婆罗门种姓。從小乘犢子部出家,因逻辑上的争论改學大乘,師事世親菩薩,其天資聰敏,能言善辯,曾擊敗很多外道論師,為瑜伽行唯識學派代表人物之一,對佛教邏輯學的發展作出重大貢獻,被看作新因明之祖。

唯識學方面,陳那首創見分、相分、自證分「三分說」。在因明方面建樹頗多。[4]

Remove ads

法嗣

師承

弟子

著作

主要著述有《集量論》、[5]《掌中论》[6]、《观所缘缘论》[7],這三本都有漢藏翻譯本。而存汉文译本缺藏譯本的有《因明正理門論[8],此外还有《取因假设论》[9]、《观总相论颂》[10]、《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圆集要义论》[11]

另外《因轮论》、《观三世论》、《普贤行愿义摄》、《入瑜伽》、《阿毗达磨(俱舍论)注紧要义灯》、《圣文殊瞿沙赞》是存藏文译本而缺漢译本的。

参考文献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