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隱身洞摩崖造像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隱身洞摩崖造像位於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文物遺址年代判定為清。2012年7月16日公佈為第八批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事实速览 隱身洞摩崖造像, 四川省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隱身洞摩崖造像位於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民勝鎮彎柏樹村二組,分佈在邱家河百盤寺隱身洞一青砂岩壁,開鑿于清同治聖申年(1872),面向東南,分佈立面寬1.86米,高5.06米,幅面9.41平方米。造像龕呈塔形四層分佈,共8龕,雕像13尊。以佛教造像為主,有道教造像一龕,龕窟形制除3號龕為圓形龕外,其余依自然岩體而鑿,造像題材以一佛二弟子、彌勒佛、天王、道教造像組合。從上至下、從左至右編號,最大8號龕位於造像底層,為空龕,寬1.86米,高1.71米,深1.9米;最小3號龕位於二層中上部,為圓形龕,寬0.2米,高0.22米。3號龕內雕彌勒佛一尊,光頭,圓臉,大耳,面帶微笑,身穿雙領下垂式僧衣,袒胸開懷,大肚,雙手扶膝,結半蜘跌座。8號龕上據刻一圄形香爐,上有右讀橫排“大清同治壬申年海元設敬聖像”題記,1號龕頂刻“即是靈山”四字。隱身洞石窟造像保存完整,形制特別,多龕造像於一體,組合特別,雕刻精細,在清代石窟藝術中堪稱佳作,對研究清代石窟造像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1994年,隱身洞摩崖造像被通江縣人民政府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2]

Remove ads

註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