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雷蒙·约翰·纳蒂欣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雷蒙·约翰·纳蒂欣
Remove ads

雷蒙·约翰·雷·纳蒂欣[1] PC CC CMM CD英语Canadian Forces' Decoration QC (英語:Ramon John Hnatyshyn烏克蘭語Роман Іванович Гнатишин;1934年3月16日—2002年12月18日),加拿大律師、政治人物,乌克兰裔加拿大人,1990年-95年間出任加拿大总督,為加拿大聯邦成立以來第二十四任总督。他在任期间以开放總督官邸丽都堂等親民舉動見稱,並因提高乌克兰裔加拿大人的地位而备受赞誉。

事实速览 第24任加拿大總督, 君主 ...

他任職總督前曾於1974年-88年間以加拿大進步保守黨黨員身份出任加拿大國會下議院議員,並先後在總理克拉克馬爾羅尼内閣中出任能源、礦業及資源部長和司法部長等職務。

Remove ads

早年生活和事業

纳蒂欣于1934年在萨斯喀彻温省薩克屯出生,父母分別為約翰和海倫。本職律師的約翰·納蒂欣亦涉足政治,曾三度於聯邦大選競逐沙省約克頓選區國會下議院議席但皆告落選,1959年則獲任為加拿大首位生於烏克蘭上議院議員[2][3][4][n 1]。約翰與日後出任加拿大總理迪芬貝克等政治人物稱友,雷·納蒂欣亦從而對政治產生興趣[5]

納蒂欣先後就讀於薩克屯的維多利亞公立學校和紐坦納中學(Nutana Collegiate Institute),畢業後到薩斯喀徹溫大學進修,1954年從該校獲取文學士學位,兩年後再從該校獲取法學士學位[2]。他於1957年獲取沙省律師資格後一度在薩克屯執業,後於1958年遷居渥太華出任上議院執政黨首席議員阿瑟蒂恩(Walter Aseltine)的行政助理[2][6]

納蒂欣於1960年返回薩克屯執業,同年1月9日與格達·安德里森(Gerda Andreasen)結婚,兩人育有兩名兒子[2]。他於1964年沙省省選中代表沙省進步保守黨競逐薩克屯市選區議席但告落敗[2],1966年起在母校沙省大學法學院出任講師,1973年成為沙省御用大律師[2][5][7]

他曾加入皇家加拿大航空青年團英语Royal Canadian Air Cadets,為薩克屯第107號噴火戰鬥機中隊隊員。他從1951年-56年在加拿大皇家空军服預備役,1956年-58年則在空軍第23號輔助翼服役[7][8]

Remove ads

國會議員

納蒂欣於1974年聯邦大選中代表加拿大進步保守黨競逐薩克屯—碧嘉選區(Saskatoon—Biggar下議院議席並告當選,首度晉身國會[2],1976年起出任進步保守黨的下議院副領袖[8]。薩克屯—碧嘉選區於1979年聯邦大選前解散,納蒂欣改為競逐新成立的薩克屯西選區並成功連任國會議員。進步保守黨在該次大選贏取少數政府,納蒂欣則於同年6月4日獲新任總理克拉克任命為能源、礦務及資源部長,和科學與科技國務部長[1][2][8]

進步保守黨少數政府於1979年12月倒台,加拿大自由黨則於1980年聯邦大選中重拾執政權。納蒂欣於該屆大選在薩克屯西選區連任,後出任影子內閣司法評議員[8]馬爾羅尼於1983年進步保守黨黨魁選舉中擊敗克拉克,後於1984年4月任命納蒂欣為下議院官方反對黨首席議員[8]

進步保守黨於1984年聯邦大選中贏取壓倒性多數政府,在薩克屯西選區連任的納蒂欣從同年11月起出任下議院執政黨首席議員[2],1985年2月起兼任加拿大樞密院主席[8]。到了1986年中,進步保守黨開始在民調中落後自由黨,總理馬爾羅尼遂於6月30日改組內閣,調派納蒂欣出任司法部長兼檢察總長[2][8][9]。納蒂欣於同年取得安大略省執業律師資格[10],1988年則成為加拿大御用大律師[4][7]

薩克屯西選區於1988年聯邦大選前解散,納蒂欣改到薩克屯—克拉克渡口選區(Saskatoon—Clark's Crossing)競逐連任,但敗於加拿大新民主黨候選人[8]。離開國會後,納蒂欣從1989年4月起在渥太華的高靈、斯特拉斯與亨德遜律師事務所(Gowling, Strathy & Henderson)重操故業[2]

Remove ads

總督

Thumb
納蒂欣任職總督期間居於渥太華麗都廳

總理馬爾羅尼於1989年10月宣布任命納蒂欣出任加拿大總督,接替任期於同年末屆滿的讓娜·索韋[2][11]女王伊利沙伯二世於同年12月正式御准該項任命[5],而納蒂欣則於1990年1月29日在上議院議事廳内宣誓就任第24任總督[10]

索韋任職總督期間以保安為由取消對外開放總督官邸麗都廳,但納蒂欣就任後則採取相反舉措,引入麗都廳導賞團並設立遊客中心。他從1991年起每年在麗都廳庭園舉辦總督夏季音樂會系列,1992年則在此舉辦搖滾音樂會,同年重新對外開放麗都廳溜冰場[2]

納蒂欣任内亦著重與年輕人交流,並鼓勵教育和藝術發展。他於1992年創立總督表演藝術獎[5],此外亦創設納蒂欣藝術界義工獎和總督讀寫能力終身成就獎[2]

他在任期間接見了26位外國元首,包括俄羅斯總統葉利欽以色列總理拉賓波蘭總統瓦文萨[2]。他亦數次到外國進行國事訪問,當中包括出訪其祖鄉烏克蘭,並於1994年代表加拿大出席盟軍登陸諾曼第50週年紀念活動[2]

晚年生活、去世

納蒂欣於1995年2月卸任總督後,返回高靈、斯特拉斯與亨德遜律師事務所執業,並成為該行資深合夥人[10][2][4]。他從2002年11月起出任渥太華卡爾頓大學校監,然而數周後卻因胰腺炎併發症去世[2]。按照傳統,在征得其家人同意後,其靈柩置於上議院議事廳兩天讓公眾憑弔[12],國葬則於12月23日在渥太華基督教會座堂進行[2][12];納蒂欣其後安葬於該市櫸木墓園(Beechwood Cemetery[13]

納蒂欣去世後,國內舉行各種紀念活動。2004年3月16日,加拿大郵政公司在納蒂欣遺孀出席的儀式上,推出一枚面值0.49加元的郵票。該郵票由溫哥華平面藝術家蘇珊·梅沃設計,其上之納蒂欣肖像在他就任總督當天由加拿大新聞社攝影師保羅·蔡森拍攝,並附有納蒂欣徽章部分同色調渲染圖。2006年,IKOR電影公司在加拿大發行一部48分鐘,名為《為所有加拿大人而生的人》(A Man for all Canadians)的紀錄片DVD,回顧納蒂欣的一生[14]

Remove ads

榮譽

Thumb
納蒂欣盾徽的藍黃兩色設計呼應其祖鄉烏克蘭國旗

殊勳



綬帶 勳章 注釋
加拿大同伴勳章(C.C.)
  • 1990年1月10日頒發
  • 1990年1月29日敘任[15]
  • 納蒂欣任職總督期間(1990年1月29日-1995年2月8日)為加拿大勳章總理(Chancellor)和首要同伴(Principal Companion)。
加拿大軍功司令勳章英语Order of Military Merit (Canada)(C.M.M.)
  • 1990年1月29日頒發[16]
  • 納蒂欣任職總督期間(1990年1月29日-1995年2月8日)為加拿大軍功勳章總理。
聖約翰爵級正義司令勳銜(K.St.J.)
  • 1990年1月29日頒發
  • 納蒂欣任職總督期間(1990年1月29日-1995年2月8日)為最受尊崇的耶路撒冷聖約翰勳章爵級正義司令、司祭(Prior)和在加首席官佐[17]
伊利沙伯二世銀禧獎章(加拿大)
  • 1977年頒發
加拿大聯邦成立125週年紀念勳章
  • 1992年頒發
  • 納蒂欣當時為加拿大總督,在加拿大排名名單之列,遂獲發此勳章。
伊利沙伯二世金禧獎章(加拿大)
加拿大軍隊獎章英语Canadian Forces' Decoration
  • 1990年1月29日頒發
Remove ads

名譽學位

更多信息 地區, 日期 ...
Remove ads

以他命名的事物

附註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