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非自發性生殖
昆蟲的一種繁殖策略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非自發性生殖(anautogeny或anautogenous reproduction),或作非自發性繁殖,是一個昆虫学的名詞,指雌性昆虫的一種獨特生殖策略:在產卵之前牠們必須要進食某種特定食物(一般來說都是脊椎动物的血液),才能使其所產的卵子能夠成熟[1]。這種行為在雙翅目昆蟲中(例如:蚊子)最為常見[2]。非自發性生殖動物經常都成為了其宿主的感染载体,因為牠們與其宿主的血液有接觸。與此相對的,就是無需進食某種特定食物亦可成功進行繁殖活動的自發性生殖(autogeny或autogenous reproduction)[3]。

解剖學與生理學
非自發性生殖及因而衍生的血液進食行為似乎只在雙翅目昆蟲出現,包括了蚊、蚋、沙蠅、虻及蠓等物種均有非自發性產卵行為。這些需要吸血的物種均有尖銳、剃刀般鋒利的口器,即使是無需產卵的雄性物種也有,但未有完全長成[2]。由於這些物種會從其他有液體成份的食物(例如:花蜜、蔬果汁)去獲得額外的營養,因此這些物種會表現出一種「雙重食慾」,透過調節分別進食含糖或蛋白質的食物而改變其飲食[4]。
自發生殖
在產卵前需要吸食血液,對於一些諸如真蜱目等以血液作其日常或主要飲食的物種來說,這些物種採取自發生性生殖,也就是說:即使牠們沒有吸血,也能夠正常產卵[5]。不少昆蟲在成蟲後都無需進食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後才可以產卵,因為牠們在還是幼蟲階段時,就已儲存足夠牠們未來產卵用所需的養份。然而,大多數物種在未有進食蛋白質的狀況下,產卵的數量會比較少,而幾乎所有物種在產過第一批卵之後,要再產卵的話都要進食高蛋白含量的食物[3]。
參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