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顆粒藍吻犁頭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顆粒藍吻犁頭鰩
Remove ads

顆粒藍吻犁頭鰩,(学名:Glaucostegus granulatus[4],又名颗粒犁头鳐[3]粒突犁頭鰩飯匙鯊魴仔,为犁頭鰩科顆粒琵琶鱝屬犁头鳐科颗粒犁头鳐属)下的一个鱼类物种,被IUCN列為極危保育類動物。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印度印度尼西亚科威特缅甸巴基斯坦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斯里蘭卡泰国越南等地[4]印度洋印度尼西亚以及南海和东海南部[3]的海域,深度0至119公尺。本魚身體呈扁平楔形,鼻甲細長,鼻子尖銳,鼻孔斜。身體背面呈黃色至棕色或灰色,皮膚粗糙,有小齒。背鰭緊密排列,間距為背鰭基長1.3至1.6倍,尾長約為背鰭盤長的1至1.4倍,吻部細長而尖銳,鼻孔寬而斜,前開口狹窄,體長可達280公分,棲息在潮間帶大陸棚沙泥底質海域,為底棲性魚類,屬肉食性,以甲殼類軟體動物為食,卵胎生,每胎可產下6至10尾幼魚,由於繁殖率低、妊娠期長,尖吻鰩很容易因過度捕撈而導致數量下降,可做為食用魚。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3]

事实速览 顆粒藍吻犁頭鰩, 保护状况 ...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