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飲酒·其四

晉末宋初詩人陶淵明的詩作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飲酒·其四》是中國東晉時期士大夫與詩人陶渊明著名詩作,詩文如下:

創作背景

东晋義熙十二年(416年),劉裕調集全國兵力,五路向西討伐後秦,克洛陽,西晉故都得以光復,次年(417年)再克長安,消息傳回江南,東晉朝野一片歡騰。朝廷封劉裕宋公,加九錫,位在各諸侯之上。劉裕囂張跋扈,篡奪晉室是遲早的事。當年秋天,陶淵明想到東晉若滅亡,曾祖父陶侃赫赫功績將一筆勾銷,心中悶悶不樂,不如一醉方休。醉酒後詩興大發,得20首詩,而後再修改潤色,命名為《飲酒》,此為其四。[1]

解說與賞析

描寫一隻離群的孤鳥,在黃昏暮色的天空中徘徊悲鳴。鳥兒夜夜都彷徨徘徊,叫聲一夜比一夜悲哀,嚮往著一個理想之地,經過艱難疲勞的飛翔,終於選定能忍耐嚴寒的一棵松樹作為托身之所,翅膀徑直向松樹落下,願意把生命交託上,今後不惜代價決心不會離開。[2]:398、410

鳥兒奔波不安,往來不定,寄託舉世皆濁,眾人皆醉,而只有自己清醒。在牠精疲力盡時,終於找到可以棲息的「孤生松」[3]:36-37。寄寓詩人歸隱田園,精神上找到安身立命的所在,再也不用徘徊彷徨。詩歌順序推展,寫得很有次序[2]:411、415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