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香港東亞學院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香港東亞學院
Remove ads

香港東亞學院,或稱香港占領地總督部東亞學院[1]官立香港東亞學院,簡稱東亞學院,於香港日佔時期由香港占領地政府設立的專上院校,以培養當地師資和公務員,及「覺醒成為真正的中國人」,「積極建設香港,發揚東洋精神,溝通中日文化」,教唆港人建設大東亞共榮圈[2]

事实速览 香港東亞學院, 創辦時間 ...
Thumb
1944年12月25日《香港日報》日文版上的學生紀念文章。內容分別是:學習日本承受困難(日本人を御手本にどんな困難にも堪へよう)鼓勵讀者逆境不懈;百忍成金(今ぞ忍苦の時)批評香港受英國影響,喪失高尚精神;只有我們港人能救港(香港を救ふもの我ら香港の青年以外になし)呼籲每個港人作出行動,學習並建設香港;分析敵國宣傳(戦爭標語と敵國氣質)比較各個敵國的口號,例如美國的「記住珍珠港」等。
Remove ads

師生

第一屆高等科學員有男生5人、女生10人,於1944年7月20日畢業。高峰期有14名教職員,130多名學生;當中一位是原聖士提反女子中學外籍女舍監,留在校內看管校產直至二戰結束[1]。該學院有第二屆學生,然而未知有否正式畢業,亦未知學院如何及何時解散。

院長

該校於1942年籌建,曾經以40萬港元企圖邀請當時滯留香港的國學大師陳寅恪出任院長,惟陳寅恪後來逃離香港,港日政府未能如願。學院於1943年4月1日成立,使用原聖士提反女子中學作校舍,院長為日本人小林[誰?][來源請求]

課程

1943年2月28日,《香港日報》報導東亞學院將於4月開學。[來源請求]3月4日香港總督令第11號發佈《官立香港東亞學院規定》,其中表示成立目的是使「養成中國人成為真正的中國人」。[來源請求]課程包括國語(即日語)、修身公民、體練、音樂、商業等,其中日本歷史、日語等由東京派出專門人員講授,而日語課程佔比例最重,每周32課時中佔22課時。於成立之初,有約400人報名入學。[來源請求]

設施

學院主樓頂層設有宿舍、浴室,供男性教職員住宿。宿舍一個衣櫃門後有一標貼,寫有「香港佔領地總督部東亞學院」、「昭和十九年五月」[1]。日方為宿舍帶來不少家具,日本人帶來的座椅椅背刻上菊花紋章[1]

參考來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