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香港施政報告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施政報告(英語:Policy Address)是香港向全香港市民簡介未來一年政策方向的政府報告書,每年編制施政報告的政策最初由香港總督麥理浩制定及在1972年10月18日首次宣讀[1],以提升政府施政的透明度,並藉此收集市民和議員的意見[2],對政策作出適度調整,現時施政報告由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每年公佈一次。

歷史

香港政府

英屬香港時期,香港總督定期在立法局發表演說。由於立法局的年度會期在每年10月開始,港督宣讀施政報告的時間會在10月立法局復會的第一日。

最初的港督施政報告源自英國君主的「御座致辞」,國王或女皇在英國國會每年的新會期到國會發表演說,講述未來一年的立法工作及願景。港府平定在1967年發生的六七暴動後,為加強與市民溝通,第25任港督麥理浩從1972年起的每年10月到立法局向議員講述未來一年的施政方向[3],同時通過電視、電台向大眾市民廣播,中文名稱在當年已稱作「施政報告」[1][2],但因為英文名稱(英語:Address by the Governor),故此又被翻譯為「港督致辭」。此後每年10月,港督都會在立法局講述未來一年的施政方針及計劃。1986年起英文名稱改為(英語:Policy Address[4]

港督衛奕信在1989年10月11日的《施政報告》公佈《港口及機場發展策略》,宣佈興建新機場及配套的交通網絡、社區等一系列基建計劃,亦即機場核心計劃[5],以穩定香港市民在中國北京發生六四清場後對香港前景的信心[6]

1992年起,港督彭定康為每份施政報告訂立中英文標題[7],又以該年的願景在報告的封面採用不同的色彩[8]。除此之外,彭定康為增進與議員及市民的雙向直接溝通,改變過往港督在宣讀報告後,交由專責的官員在日後的會議解答議員提問,過於單向的宣講形式。彭定康在1992年10月7日發表施政報告及提出新九組的政制改革方案後[9],不但在立法局直接回應立法局議員的質詢,還在香港大會堂舉行《施政報告》答問大會供市民入席就施政報告的內容發問[10],並由港督彭定康親自解答市民提出的問題[11]

香港最後一任總督彭定康於1996年10月2日發表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12],他在施政報告的最後一章提到對香港在1997年主權移交後的憂慮[13]:「我感到憂慮的,不是香港的自主權會被北京剝奪,而是這項權利會一點一滴地斷送在香港某些人手裡。」[14]這番話被認為道出了很多香港人最深層的焦慮:港人維繫自治權時,不僅要面對外部的壓力,還有來自香港內部的背叛[15]

另外,港督在立法局發表完施政報告後,均會由議員提出及通過又稱為「致謝動議」的致謝議案,感謝港督發表演辭,致謝動議成為一項禮節性的慣例[16]

Remove ads

特區政府

1997年7月起的特區政府時期,施政報告由香港行政長官發表,通常是每年一份,至於宣讀的月份則沒有嚴格的規定,並曾經因政府換屆而出現一年兩份,或該年沒有施政報告。

董建華在1997年7月1日上任後按慣例,在當年10月立法會復會時宣讀施政報告。董建華於2002年連任行政長官,以高官問責制需要試行期作為理由,把原定於2002年10月宣讀的施政報告,延後至2003年1月宣讀,因此在2002年沒有施政報告,而這種做法直至其於2005年辭職為止。

曾蔭權當選行政長官後,恢復在每年的10月宣讀施政報告,並以立法年度作為施政報告的有效期(例:二零零五至二零零六施政報告)[17],所以在2005年先後於1月和10月的一年內有兩份施政報告。

梁振英上任行政長官後,宣稱為了讓第五屆立法會議員有充足時間發表意見,把原於2012年10月宣讀的施政報告延後至2013年1月宣讀,這種做法直至他任期屆滿為止,使2012年內沒有施政報告[18],之後至2017年離任都是在1月發表。

2017年7月林鄭月娥上任行政長官後,又把施政報告的宣讀時間恢復於10月發表,所以在2017年再度出現兩份施政報告。

2019年,因為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的影響,民主派议员在林鄭月娥准备进入会议厅發表2019年施政报告前叫口号,立法会主席梁君彦中止當日的立法會會議,政府新聞處宣布林郑月娥改為以录影片段形式发表《施政报告》,为《施政報告》47年历史以來首次[19]

林鄭月娥原定在2020年10月14日宣讀2020年施政報告,但因與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親自出席的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撞期,林鄭月娥需要親自到中國深圳聽取講話[20],加上收到中央通知其於10月下旬(實際為11月上旬)到北京與國務院各部委商討對香港的措施,政府在10月12日宣佈林鄭月娥延期宣讀2020年施政報告[21],至11月16日宣布定於11月25日發表2020年施政報告[22][23],為首次在11月發表的施政報告。

2024年10月,行政長官李家超發表《施政報告》,內容主題為「齊改革同發展 惠民生建未來」。李家超強調,透過落實《施政報告》的核心理念,政府將切實推動各項政策和措施的落地與執行,抓緊機遇,齊改革、同發展、惠民生、建未來。[24]

2025年9月,行政長官李家超發表《施政報告》,封面設計採用綠色,以象徵活力及政策的持續推進。此次報告的主題為「深化改革、心繫民生、發揮優勢、同創未來」,明確了政府未來施政的核心方向。李家超指出,報告中涵蓋短期、中期及長期政策,全篇圍繞經濟發展與民生改善作為主要軸線,同時反映他近年施政的宏觀理念,旨在促進經濟繁榮與改善民生。[25]

施政報告列表

更多信息 宣讀年份, 宣讀人 ...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參見

資料來源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