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香港高級程度會考應用數學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香港高級程度會考應用數學(英語:HKALE Applied Mathematics)是昔日一個在香港教育制度內的大學預科高等數學課程,公開考試在1980年至2013年間由香港考試及評核局舉辦。
歷史及概述
課程前身為香港大學入學資格考試(University of Hong Kong Matriculation Examination Applied mathematics)應用數學課程。初期的香港大學數學系按照英國大學的傳統,應用數學課主要教授數學在力學的應用,包括靜力學、動力學、流體靜力學、天文學。除了數學系,工程學院的學生也要修讀兩年的應用數學課。[1][a]1950年代中,香港大學從四年制改為三年制時,將數學系應用數學課的中期考試(Intermediate Examination)第一學年課程,改作新設立的高級程度考試的應用數學科考試課程。
1980年,第一屆由香港考試局(今香港考試及評核局)舉辦的香港高級程度會考應用數學科考試舉行。
1992年本科首次有教學用的課程綱要,香港課程發展議會編制及發佈應用數學科學習領域指引中學課程綱要-應用數學科 (高級程度) (199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994年高級補充程度應用數學科首次開考。2000年起,高級補充程度應用數學科,與高級程度卷二共用試卷。
按照2000年公布的《數學課程全面檢討報告》,及因應在2002年中四實行的香港中學會考附加數學科課程刪減,本科的高級程度課程在2004年被刪減,在2004年的中六實行。[3]
2012年,最後一屆開放予應屆學校考生參加。
在香港中學文憑考試中,香港高級程度會考應用數學科的卷二統計部份,及「香港高級補充程度會考數學與統計學」內容整合到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數學科延伸部分單元一(M1,微積分與統計),而應用數學科卷一部份的理論力學被完全刪除。
2013年,為自修生舉行的最後一屆香港高級程度會考舉行。
Remove ads
課程設計及内容

高級程度應用數學科,設兩卷,各三小時,內容大致如下:
- 卷一
- 卷二
歷史上,本科內容是以數學在古典力學的應用為主,單憑計算來分析各種各樣機械系統,不作任何實驗。力學部分可以分為只考慮物體的運動而不論其受力的運動學,考慮物體受力而運動的動力學和考慮物體受力處於平衡的靜力學。課程的數學方法部份,包括微分方程及向量,都是應用在力學題中,故此應用數學的力學,比高級程度物理科更廣闊而艱深得多。題中涉及多個物體的受力分析,有多個未知量,需設多個聯立方程式,而資料又以字母而非數字給出,如以m, M表示質量,表示角度,表示摩擦係數等,以致運算往往甚為複雜繁瑣。
此科自設立起,便只有高級程度,而無普通程度版本,不同於純粹數學科曾分為高級程度和普通程度兩個版本。
香港大學預科高級程度應用數學科兩卷,每卷三小時,各為8選7條長題目。首兩年全部為力學題,1956年至1964年,當中15題為力學題,僅有卷二最後1題為統計題。[b]1965年至1982年,卷二的統計題逐漸增加。1965年至1967年,卷二有2題統計題,1968年至1975年有3題,1976年至1982年有4題(其中1965年和1966年每卷為8選7,1967年至1971年為9選7,1972年至1982年為8選6)。另外1975年至1977年及1982年,卷一有一條非力學的微分方程題。1982年有一條統計題結合了力學。
1983年高考,本科課程有較大改變,加入數值分析及在統計中加入假說檢定。從該年開始,複雜多變的力學題只在卷一出現,而統計及數值方法則在卷二出現。而該屆考生兩年前所應考的香港中學會考附加數學科,也是第一年刪去原本可選的卷三力學。

自香港高級程度會考改革,在1994年高考加入高級補充程度科目,本科該年也新增了高級補充程度的版本。初時本科高級補充程度包括部份高級程度卷一和卷二的內容,也加入兩個變量的多元線性迴歸的新課題(不在此科高級程度或其他科目課程中),設一份獨立試卷。此課程的指引稱力學部分視作向量和微分方程的應用例子,只會用到中學會考物理科的力學知識,著教師無須特別操練學生。1998年中六起,本科高級補充程度課程,改為與高級程度的卷二相同,不再有向量、力學及線性迴歸部分。1998年修訂的課程綱要,也將微分方程部分的所有力學例子刪除。
學校通常安排持有大學物理或工程學位的教師,教授本科高級程度卷一力學,與其他數學科不同。教師和學生都感到古典力學艱深,又涉及物理知識、因此在教育界引起古典力學部分應否廢除的議論。然而一直參與考試工作的香港大學數學系陳啟元教授,曾經指出古典力學部分涉及的物理概念不多,僅以幾條前提就形成一個自足的體系,正是數學模型的典範,範圍和程度也適合高考。[5]
在1994年改革之前,由於香港大學工程學院會為4科高級程度科目及格的學生額外加分[6],修讀此科的學生人數與純粹數學科相若。自1994年改革後,數學班的學生要在化學科和此科之間選擇,因此修讀此科的學生數目明顯下降。
由於卷一力學的難度大,應考本科高級補充程度的考生,和應考高級程度的考生數目相若,且常常有更多考生應考高級補充程度。這一特點明顯不同於其他同時有高級程度和高級補充程度的科目,其他科目高補程度的考生數目往往遠低於高級程度。
Remove ads
特有的數學內容
應用數學科會教授在中學其他高等數學科沒有教授的數學內容。沒有修讀本科的學生,只能在大學相關課程中才學到。在古典力學部分教授的數學內容之中,
- 向量的微積分,屬於數學系的多元微積分課的內容;
- 微分方程,包括一階和二階微分方程,屬於數學系的常微分方程課的內容;
- 將單變量的向量函數分解為徑向和橫截方向分量,屬於數學系的古典微分幾何課的內容。
在數值法部分教授的數學內容中,
課程演變
香港大學入學試應用數學科考試課程[7]
|
香港高級程度會考早期應用數學科考試課程[8]
數學方法 |
|
統計方法 |
|
理論力學 |
|
Remove ads
1983年經更改的應用數學科考試課程[9]
|
|
|
Remove ads
範疇一:向量與力學 |
|
範疇二:微分方程 |
|
範疇三:數值法 |
|
範疇四:概率與統計 |
|
簡介:基礎知識 |
|
範疇1:向量 |
|
範疇2:微分方程 |
一階微分方程
二階微分方程
|
範疇3:數值法 | 插值法
近似計算
數值積分
方程的數值解
數據的圖表處理
|
範疇4:初級概率理論 | 基本概念
概率分佈
|
Remove ads
2004年高級程度課程更動(2006年高考起施行)[3]
統計資料
另見
附註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