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馮元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冯元飇(1599年—1645年),尔弢鄴仙浙江寧波府慈谿縣(今慈城)人,明朝政治人物,同進士出身。

事实速览 馮元飇, 籍貫 ...

生平

冯元飇于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中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聯登壬戌科进士。担任澄海知县。天启六年(1626年)任廣東揭阳縣知县,政绩卓然。崇祯四年(1631年)升任户科给事中,有直声。先后仕礼科右给事中太常寺少卿南京太仆寺卿、通政使,崇祯十五年(1642年)擢兵部右侍郎,得崇祯帝倚重

崇祯十六年(1643年)五月,升任兵部尚书,當時冯元飇已是重病在身;任上他與戶部尚書倪元璐合作力清積弊[1],汰浮饷三百余万,號稱「耗蠹之费一时为清」[2]。時值李自成起义,明朝已风雨飘摇,大厦将倾,河南、湖广地尽陷,关、宁告警,廷臣都在催孙传庭出戰,冯元飇則說「将士习懦益久,未经行阵,宜致贼而不宜致于贼。自辽难以来,催战覆辙,可为殷鉴」,他又當面對崇祯帝說「皇上若必以战迟速为利钝,请先下臣狱,俟一战胜,斩臣谢之耳」,又寫信給孙传庭叮囑他不要輕易出戰。[3]八月,以病告归,孫傳庭失去了朝中庇護,只能出關作戰,結果全軍覆沒[4]。回籍前,他推薦了史可法李邦華二人擔任兵部尚書,但崇祯帝並未採納[5]南明时,跟随福王弘光元年(1645年)病逝。崇祯十六年(1643年)五月,晋升为兵部尚书

Remove ads

逸事

冯元飙并为东林党健将。多智谋,喜弄权术,與兄馮元颺好结纳,并称“二冯”[6]

天启间,冯元飇曾被委任为揭阳县知县,赴任途中,遇一女名黄月容,扬州人士,孤苦无依,冯就收留了她。黄月容才貌双全,知书达理,并帮冯元飇办案断案。黄月容成为冯元飇的二夫人后,遭冯元飇元配苏氏的忌恨。苏氏趁有冯元飇远赴潮州府城公办之隙,杀害了黄月容,当时黄年仅十八岁。冯元飇回来后得知黄已死,悲痛万分,当地百姓也为之惋惜。冯元飇亲自为黄氏选择墓址,将她安葬在黄歧山的阳面。冯元飇又出资建了“侣魂庵”,请当地名士郭之奇写了《侣云庵记》和《月容传》以示纪念。冯元飇作《钟铭》,并铸于铜钟,以纪念之。 今揭阳仍留存有黄月容墓,每年悼念者不断。

《玉堂茗記》載,楊漣崔呈秀曾先後在京師(今北京)同一宅第居住,二人皆死於非命。繼而御史張聚秀卒於其中,從此人皆以為凶宅,唯獨馮可賓購房入居,且開園起樓,為父親頤養天年。一日,馮元飇上朝時撲倒,有人誤傳為可賓,以為又是凶宅作祟。不久,可賓之父也在宅中病故。[7]

Remove ads

遗迹

参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