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馮克寬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馮克寬(越南语:Phùng Khắc Khoan/馮克寬;1528年—1613年),是越南黎中興朝時期政治家、文學家、外交官。字弘夫,号毅斋,山西處石室縣冯舍社(今屬河內市石室县)人,莫明德二年(1528年)出生。
生平
馮克寬父親曾經在東闡縣當官[3],馮克寬長大後曾拜阮秉謙為師,雖頗有所成,但拒絕參加莫朝的科舉考試。後黎朝中興之時,追隨黎伯驪扶黎倒莫。
順平五年(1553年),二十五歲的馮克寬先在壬子科鄉試中三場。天祐元年(1557年),三十歲的馮克寬再於安定縣的丁巳科鄉試中四場。光興三年(1580年),五十三歲馮克寬在文來(今清化省壽春縣)通過庚辰科會試,中黃甲,被賜第二甲進士出身[4]。光興八年(1585年),任工部右侍郎。
光興十五年(1592年),黎中興朝攻破莫朝首都昇龍,明年黎世宗被鄭松迎接回京,馮克寬受封竭節宣力功臣、特進金紫榮祿大夫。光興十八年(1595年),受任工部左侍郎[5]。其時鄭主為了獲得明朝的支持,於是便令年過七十歲的馮克寬以正使的身份出使明朝,期間與朝鲜使臣李睟光(朝鲜语:이수광)互相唱和。朝拜明朝皇帝時,諸國使臣大多只獻詩一首,而惟獨馮克寬獻詩三十一首[6][7],《大越史记全书》記載萬曆皇帝對其表現大加讚賞,并御筆親批「賢才何地無之,朕覽詩集,具見馮克寬忠悃,殊可深嘉篤美」,下令刊板頒行天下[8]。回國後,光興二十二年(1599年),陞任工部尚書,期間曾經和明朝廣西副使杨寅秋有書信往來[9],以討論黎世宗赴關驗印之事。[10]
弘定二年(1601年)遷吏部左侍郎,封梅嶺侯。明年(1602年),陞戶部尚書,加封梅郡公,期間曾撰寫日仙、月仙橋碑文。弘定十四年(1613年)十二月逝世,享年八十六歲,追贈太傅。永祚二年(1620年),加封為褔神。
Remove ads
個人形象
當時一同朝賀的朝鮮使臣李睟光於《安南国使臣唱和问答录》中,描寫馮克寬為「今使臣冯公,皤然其髮,臞然其形,年七十而颜尚韶,译重三而足不蠒,观礼明庭,利宾王国」。但其私人著作中,雖然也記錄了「其人虽甚老,精力尚健,常读书写册不休」,但同時也指馮克寬「形貌甚怪」、「涅齿被髮」,而且在朝會穿著烏紗官服時皱眉難受,剛完禮便忍不住離去脱去官服。
注释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