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馮志芬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馮志芬(英語:FUNG Chi-Fen;約1907年—1962年[1]),廣東新會人,香港粵劇編劇家,唐滌生的師傅,曾寫下《胡不歸》和《情僧偷到瀟湘館》等家傳戶曉的粵劇名作。

事实速览 馮志芬, 编剧 ...

生平

馮志芬,廣東新會人,出身書香世家,自幼喜歡中國古典文學,精通詩詞。曾在廣州市思恩中學當教師。[2]

1931年,他曾當編劇家梁夢的助手,協助編撰名劇《火燒阿房宮》,之後加入薛覺先的「覺先聲男女劇團」任「開戲師爺」。當時「覺先聲」已有麥嘯霞當開戲師爺。至1930年代後期,因為麥嘯霞電影、粵劇、寫作三棲,馮志芬成為了「覺先聲」的主力師爺,也當上了唐滌生的師傅,其後更被譽為1930年代最重要的開戲師爺。[1]

1939年,馮志芬為覺先聲劇團寫下由薛覺先、上海妹及半日安開山主演的名劇《胡不歸》,成為家傳戶曉的粵劇經典,歷演不衰,風行超過70年,直至2017年仍傳演不輟[3][4]

1947年,馮志芬為何非凡的「非凡響劇團」編撰取材自《紅樓夢》的粵劇《情僧偷到瀟湘館》,轟動一時,在香港創下連續演出44天的紀錄。[5]

1948年3月,馮志芬分別控訴兩間戲院侵權,未得其授權下放映他持有版權的電影。他控訴灣仔國民戲院侵權放映《寃枉相思》影片,要求賠償一千元。另外,馮志芬亦控訴德輔道中新世界戲院侵權放映《妻嬌郎更嬌》及《何處是儂家》兩部電影,同樣要求賠償一千元。[6][7][8]

1949年後,馮志芬由香港返回廣州定居,1957年反右運動中被誤劃為「右派分子」,1959年被撤去中國戲劇家協會廣東分會理事職務並開除出會。最後被送到勞教場進行「勞改」,約在1962年死於廣東的勞教場。[9][10]

Remove ads

作品

編劇

  • 胡不歸 (1940)
  • 冤枉相思 (1947)
  • 妻嬌郎更嬌 (1947)
  • 胡不歸(下卷) (1947)
  • 二八嬌妻一歲郎 (1952)
  • 胡不歸 (1958)

配樂

  • 續白金龍 (1937)
  • 一曲魂銷 (1939)
  • 半面西施 (1939)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