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马修·洛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马修·洛克
Remove ads

马修·洛克(英語:Matthew Locke;1622年5月—1677年),意裔英国作曲家,天主教徒。其音乐创作是奥兰多·吉本斯(1583年生)和亨利·珀塞尔(1659年生)之间的桥梁。作品包括喜劇配樂《暴風雨》等。

事实速览 洛克 Matthew Locke, 出生 ...
Thumb
洛克的三聲部人聲作品譜例,原題"Up and Down This World Goes Round"[1] 前往試聽

生平歷略

Thumb
洛克的薩拉邦德舞曲,是已知他最早的鍵盤作品之一,屬於卓克索5611號手稿英语Drexel 5611的一部分。書稿現存於纽约公共图书馆

马修·洛克出生於埃克塞特。他參加過埃克塞特座堂的合唱團,由愛德華·吉本斯英语Edward Gibbons(奧蘭多之兄)所指導。18歲的洛克前往尼德蘭旅行,接觸了羅馬天主教信仰。

洛克和克里斯多弗·吉本斯英语Christopher Gibbons共同寫作了假面舞劇《丘比特與死亡》(Cupid and Death,1653年)的配樂。[2]該作是當代唯一倖存(有譜可查)的劇樂創作。[3]他也是劇作《羅得島之圍 (歌劇)英语The Siege of Rhodes》(The Siege of Rhodes,1656年)配樂的五人作者之一。《羅得島》是劇作家威廉·達文南特的作品,此後洛克繼續與之合作,包括《殘忍的西班牙人在秘魯英语The Cruelty of the Spaniards in Peru》(The Cruelty of the Spaniards in Peru,1658年)以及《弗朗西斯·德雷克爵士的歷史英语The History of Sir Francis Drake》(The History of Sir Francis Drake,1659年)等。英王查理二世的加冕進行曲也由洛克所作。[4]

洛克是查理二世的御前作曲家,專作管樂、小提琴作品,也為皇后凱瑟琳演奏管風琴。上述之職位,之後由珀塞尔所繼承。[5]1673年,洛克的論文《旋律》(Melothesia)出版。1675年,作《精神》(Psyche)之配樂。

Remove ads

創作特點

洛克的舞台作品因為很像器樂曲目,因而備受注目。以在倫敦發現的手稿資料(被標示為M17801)為例,其內容是一本樂曲集,包括58首曲目與章節,但只有21頁篇幅。這一組曲作品只標示是獻給友人,推測即是獻給珀塞尔。可以使用各種不同的樂器演出,但是曲中的和聲寫作方式,卻因為高低聲部沒有附上功能和聲標記,而讓整首樂曲聽起來非常簡單無趣。這些音樂有著文藝復興時期的器樂曲風格,但是和聲中缺少了含括教會音階的旋律,在高低聲部裡則有大調和弦與小調和弦的聲響。[註 1]出版者弗蘭茨·繆勒-布施(Franz Müller-Busch)則是認為,演奏這份作品應要使用法國式的裝飾奏,以及以演奏法國組曲的方式去演出。這包括洛克在英國工作時寫下的出版作品。後人嘗試歸納洛克的創作,試圖推斷他是否有被當代英國音樂曲風所影響,但是除了在這位作曲家寫在出版樂譜裡的英式惡毒評論紹介[需要解释]以外,找不到其他相關文獻資料可以印證。論及其組曲風格,大都被法國舞曲曲風,以及義大利器樂曲風深深影響,是一首非常典型的巴羅克英國組曲。

Remove ads

註釋

参考资料

参见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