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骷髏之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骷髏之舞》(法語:Danse Macabre),作品40,又名《死之舞》,是法國作曲家聖桑的管絃樂作品。此曲本源自1872年的一首藝術歌曲,1874年將原曲改成為管絃樂作品,並於1875年1月24日於巴黎由指揮愛德華·科隆英语Édouard Colonne作首演。可惜當時並未受到觀眾的欣賞,尤其是對於他運用了木琴那種刺耳的效果,認為是低俗的趣味。不過,現今《骷髏之舞》已經成為了其中一首受一般人所認識的正統音樂曲目之一。

本曲是題獻給聖桑的好朋友,鋼琴家蕾米尼(Caroline Montigny-Rémaury)。

背景

聖桑根據昂利·卡薩利斯英语Henri Cazalis的詩作創作此首交響詩,詩中描寫中世紀一個廣泛流傳的傳說:在每年的萬聖節(11月1日)午夜,死神現身並演奏小提琴,從墳墓中召喚逝去的死者為它舞蹈,這場骷髏之舞將一直持續到破曉,已亡者才會再度回到它們的墳墓。

分析

編制

依照工具書《管弦樂作品手冊》指示,上述之配器可簡記為"*3 2 2 2—4 2 3 1—tmp+3—opt hp—str"[1]

說明

原詩的內容如下:

更多信息 法語原文, 中文翻譯 ...

樂曲依照詩作的順序而進行:

更多信息 小節數, 排練號 ...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參見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