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鹊鸭

鸭科鹊鸭属鸟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鹊鸭
Remove ads

鹊鸭学名Bucephala clangula)为鸭科鹊鸭属鸟类,俗名金眼鸭、喜鹊鸭、白脸鸭。是一種中型海鴨,屬於鵲鴨屬(Bucephala)鴨科。牠的最接近的親戚是類似的冰洲鵲鴨[3] 這個屬名來自古希臘語boukephalos ("牛頭", 由bous, "牛 "和kephale, "頭"),這是對巨頭鵲鴨頭部形狀的描述。這個物種的名字來自拉丁語clangere ("回響")。

Thumb
Bucephala clangula 雌雄鳥
Thumb
母鹊鸭與小鴨
事实速览 鹊鸭, 保护状况 ...
Thumb
Bucephala clangula

鵲鴨是具有攻擊性和領域性的鴨類,並且有精緻的求偶展示。[3]

Remove ads

分類

鵲鴨於1758年由瑞典博物學家卡爾·林奈在他的Systema Naturae第十版正式描述,並賦予二名法名稱Anas clangula[4] 林奈指定了模式產地為歐洲,但在1761年將其限縮至瑞典。[5][6] 鵲鴨現為1858年由美國博物學家斯賓塞·富勒頓·貝爾德引入的鵲鴨屬中的三個物種之一。[7] 該屬名來自古希臘語oukephalos,意為"牛頭"或"大頭"。特定的稱號來自拉丁語"clangere",意為"回響"。[8]

認可的兩個亞種為:[7]

描述

成年的雄性體長約為45—51 cm(18—20英寸),體重約為1,000 g(2.2磅),而雌性體長約為40—50 cm(16—20英寸),體重約為800 g(1.8磅)。[3] 鵲鴨的翼展為77–83 cm(30–33英寸)。[9] 該物種因其金黃色的眼睛而得名。成年的雄性頭部深色,帶有綠色光澤,眼下有一個圓形的白斑,背部深色,頸部和腹部為白色。成年的雌性頭部棕色,身體大多為灰色。牠們的腿和腳是橙黃色的。

亞種B. c. americana的喙比指名B. c. clangula的更長、更厚。[10]

分佈

分布于西伯利亚、欧洲、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北美洲、不列颠群岛、地中海、波斯湾、印度、孟加拉国、缅甸、日本、北美洲、台湾以及中国的东北、华北、甘肃青海新疆西藏福建广东等地,一般生活于沿海海域。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瑞典。[2]

棲地

牠們的繁殖棲地是針葉林。牠們棲息於高緯度地區的北方森林的湖泊和河流中,包括加拿大和美國北部、蘇格蘭斯堪的納維亞波羅的海國家以及俄羅斯北部等。牠們是遷徙性的,大多在受保護的沿海水域或較溫暖緯度的內陸開放水域過冬。[3] 通常牠們在大樹的樹洞中築巢,每年都會回到這些樹洞中,[11] 雖然牠們也會樂意使用巢箱[12]

行為

繁殖

自然選擇的樹洞包括那些由折斷的樹枝或大啄木鳥(特別是北美黑啄木鳥黑啄木鳥)製造的樹洞。[13] 蛋的平均尺寸為寬度42.6—44.0 mm(1.68—1.73英寸),長度58.1—60.6 mm(2.29—2.39英寸),重量61.2—66.6 g(2.16—2.35 oz)。[3] 孵化期為28至32天。雌性負責所有的孵蛋工作,雄性在孵化的1至2週後離開。雛鳥在巢中停留約24–36小時。與其他鵲鴨的巢寄生現象相當常見,[14] 與其他鴨類的巢寄生則較少發生。隨著雛鳥變得更獨立或被母親遺棄,雛鳥群體常常開始與其他母鳥的雛鳥群混合在一起。[15] 已知鵲鴨的幼鳥有時會被其他鵲鴨母鳥、普通潛鳥赤頸鸊鷉因競爭原因殺死。[3] 幼鳥在55–65天齡時能夠飛行。

食物和覓食

鵲鴨是潛水鳥,在水下覓食。全年約有32%的獵物是甲殼類動物,28%是水生昆蟲,10%是軟體動物[16] 在繁殖季節以昆蟲為主食,在遷徙和冬季以甲殼類動物為主食。在當地,卵和水生植物也可以是重要的食物。

掠食者

牠們可能會成為各種貓頭鷹鷲鷹的獵物,雌性及其雛鳥可能會被Ursus種)、各種鼬鼠Mustela種)、水鼬Mustela vison)、浣熊Procyon lotor)甚至普通撲動鴷Colaptes auratus)和北美紅松鼠Tamiasciurus hudsonicus)捕食。

保護狀況

鵲鴨是非洲-歐亞遷徙水鳥保護協定(AEWA)適用的物種之一。1970年代,每年約有188,300隻鵲鴨在北美洲被獵鴨人捕殺,約占加拿大同期被捕殺的水禽總數的不到4%,美國的不到1%。[17] 這些鳥類的繁殖和越冬棲地已因清理和污染而退化。然而,鵲鴨在北美洲已知從淡水酸化中獲得短期利益。[18]

Thumb
蛋, 收藏於威斯巴登博物館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