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黃仁祥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黃仁祥(1883年—1945年),生於臺北州基隆郡瑞芳庄九分五十六番地,幼習漢學,精通日語,[1]經營雜貨商業、人力包工業、石炭業、漁業等,為瑞芳金瓜石礦山資本家與實業家,為人敦厚,熱心公益,曾任瑞芳支廳保正、瑞芳庄協議會員。[2]

事实速览 黃仁祥, 本名 ...

生平經歷

1897年(明治30年)田中長兵衛取得金瓜石礦山礦權許可,需要大量勞動人力,黃仁祥兄長黃從原本從事雜貨買賣,因人際交遊廣闊,受田中組之託於周遭鄉鎮招攬人力,成為金瓜石礦山 「苦力頭」,日人稱「飯場長」,類似現在的人力仲介公司。1900年(明治33年)在其手下的苦力,多達330人。[3]

黃仁祥出生於1883年,1894年(明治27年)在三貂石笋書房學習漢學三年。[4]精通日語,在兄長黃從的協助下,1907年(明治40年)開始從事金瓜石田中礦山包工業,與另一位地方人士簡深淵在五號路上合資開設金益昌雜貨鋪;1914年(大正3年)向田中組陳情取得樹梅坪一帶礦權,邀集數人共同組成「樹梅礦產株式會社」,任常務董事。[5]

黃仁祥事業擴及雜貨買賣、人力包工、兼營石炭、金礦開採煉製等,為日治時期金瓜石地區地方資本家,個性敦厚和善,熱心公益與公共事務,曾任瑞芳支廳第七保保正、瑞芳公學校學務委員、日本紅十字社特別社員、財團法人基隆公益社評議員、庄協議會員等職。

1940年(昭和15年)日本總督府以通謀支那、密圖叛亂之罪嫌,將瑞三礦業株式會社李建興兄弟五人及員工二百餘人逮捕,[6]黃仁祥因熟識李建興,被誣告為抗日首領逮捕入獄,1945年因美軍轟炸,重傷死於獄中。[5]

Remove ads

地方事蹟

金瓜石勸濟堂為地方信仰中心,依據廟方沿革所載,1896年(明治29年)黃家兄弟於石尾(即本山露頭一帶)雜貨店恭奉關聖帝君神尊,祈求平安。1899年(明治32年)金瓜石開礦逐漸往山腰發展,經關聖帝君授意,黃家兄弟將神壇遷移到原祀地水管頭上方的赤牛仔寮,並新建一座神堂,祀奉關聖帝君、孚佑帝君、司命真君、王靈天君四恩主,名為「勸濟堂」,提供採金者或從事入坑工作的苦力參拜。1902年(明治35年)遷至現址,於現在廟外拜亭位置興建廟堂。1934年(昭和9年)因地層滑動造成廟宇建築龜裂,由堂主黃仁祥、簡深淵、游阿秋發動募資重建,1936年(昭和11年)落成。[3][7]

此外,黃仁祥亦有捐資貢獻基隆獅球嶺平安宮重修、基隆奠濟宮重修等。[8][9]

家庭關係

本名黃查某,父親黃勉,母親周氏,家中排行五男,上有兄長黃從、黃羅成、黃春、黃羅溪。[3]長子黃阿國,日名志賀國康,日本昭和醫學專門學校畢業,1939 年返臺後於瑞芳街(今臺灣新北市瑞芳區)擔任公醫,1941年移居花蓮港市開立志賀醫院。[4]

參見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