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黃克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黃克競博士,CBE(英語:Haking Wong,1906年—1996年1月9日),名祖騋,字克競,以字行,香港著名工業企業家,五邑華僑,籍貫廣東新會。黃克競為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前會長,他於五十年代後期投資研發及製造光學儀器,獲尊稱為「光學儀器大王」[2]。同時,黃克競熱心於教育、公益事業,造福華人社會,是一位慈善家。
Remove ads
生平
1906年,黃克競生於香港[3]。其父為著名泰國華僑富豪黃宣充,祖籍廣東新會[4]。
童年時隨母親居於泰國[3],於當地讀過數間華僑私塾[3],至1920年返港入讀聖士提反書院[5]。中學畢業之後,黃克競曾在包括電子、紡織、塑膠以及造船工業等多方面作出嘗試。在香港淪陷時期,黃克競一度逃難至廣州,戰後再次回到香港[6]。
1950年代,香港開始發展製造業,黃克競和陳蕉琴女士於1956年共同創辦了「寶源基業有限公司」[7][8]。此後五至六年間,黃克競因想尋找較高競爭力及技術較高的工業,因由本來發展穩定的塑膠業轉而製造光學儀器,並開始生產機械相機,成香港首個相機製造商[2][8][9]。隨後,寶源基業成功研製首部百分百由香港製造的「夏蓮娜」相機,並出口到英國、美國等國際市場[2]。由於黃克競在香港開創了相機及望遠鏡等的光學儀器製造的先河,他後被稱為「光學儀器大王」[2]。至1993年,黃克競身家高達15億港元[4]。
黃克競一生曾任多個職銜,如東華三院總理[10]、保良局總理和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11][12] 等。黃克競分別於1968年及1981年獲香港政府頒授OBE及CBE勳銜,及後在1980年獲香港大學頒授名譽法學博士[6][9]。
黃克競熱心於公益慈善工作,同時亦有資助教育事業;1977年捐款成立黃克競工業學院(現香港專業教育學院黃克競分校)[4],復於1983年資助興建了香港大學黃克競樓。除了在香港,黃克競亦有出資在新會興建了黃克競大橋,耗資1600萬元,在1992年11月建成通車。其後再有與弟弟黃祖棠合資興建紀念父親的黃宣充紀念大橋,以及紀念母親的黃張見紀念大橋[13]。黃克競因振興新會有絕對貢獻,他於1992年獲當地政府封為「新會榮譽市民」。次年11月,他再獲江門市授予「江門市榮譽市民」之稱[14]。
家族
黃克競生前有三名妻子,當中有第二任妻子湯慰珍及第三任妻子鍾海燕[15],共育有十一名子女[16]。可是在黃克競逝世後,其家族成員多次因訴訟而被報章報導。當中包括於2000年12月,黃克競的三名兒子黃允烜、黃允湛及黃允熙入稟高等法院,申請將黃克競一手創辦的寶源基業有限公司申請清盤,最終導致公司流落到外人手中[16][17]。
其姪子是香港80年代知名發展商商人黃振輝。
參考資料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