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黃檗

芸香科的一属植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黃檗
Remove ads

黄檗拼音注音ㄅㄛˋ中古擬音prek,在中國大陸有時被簡化爲黄柏)为芸香科黄檗属學名Phellodendron)植物的通称。其树皮为中药材,亦称为黄檗。

事实速览 黄檗属, 科学分类 ...
Remove ads

物种

该属共有2种,均为落叶乔木[1]

Remove ads

种植

黄檗的采收一般在每年的3月至6月进行采收,多数是要选择10左右树龄的树皮,将其剥下。一般树皮被剥下后,黄檗树就会死亡,所以黄檗也是属于贵重药材。[3]

药用

更多信息 来源, 药性 ...

黄檗属植物的树皮为中药材,亦称为黄檗。该药出于《神农本草经》,并列为上品,是中药中清熱燥濕藥的一种。关黄檗川黄檗作为中药的药用黄檗基源载入2005版《中国药典》,且在药典中将川黄檗简称为黄柏[4]。黄柏性苦,寒,归膀胱大肠[5]

成分

黄檗的主要成为生物碱类化合物居多,有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盐酸药根碱黄柏碱木兰碱掌叶防己碱等,另含有柠檬苦素类化合物,如黄柏内酯黄柏酮等。

药材性状

黄檗一般认为是皮厚、断面色黄者为药材中的佳品。

  • 川黄檗:多呈片状,一般厚度在3至7毫米。外表面黄棕褐色,较为平坦,有时可见横生皮孔痕以及残存的灰褐色粗皮。川黄檗的内表面一般为暗黄棕色,有纵纹。它的断面为深黄色,有纤维性。川黄檗气味、味苦,且有黏性。
  • 关黄檗:一般比川黄檗略薄,厚度在2至4毫米。外表面黄绿色,具有纵裂纹,有时外面残留栓皮而成暗灰色,且栓皮较厚。内表面为黄绿色,断面为鲜黄色。体轻,质硬。[4]

功能主治

  • 清热燥湿:可以用来治疗湿热带下、热淋等症,较黄芩黄连来说,黄檗更突出用来治疗下焦的湿热症状,如与山药芡实车前子等药用的易黄汤。[6]
  • 泻火除蒸:用于治疗湿热泻痢、黄疸,黄檗易去除大肠湿热以治泻痢;还可治愈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症状,黄檗主入肾经可以退骨蒸,用来治疗阴虚火旺,潮热盗汗、腰酸遗精等症,如黄柏与知母地黄山药等配伍的知柏地黄丸(《医宗金鉴》)[7]
  • 解毒疗疮:黄柏内外用均可以用来治疗疮疡肿毒、湿疹瘙痒。

炮制

  • 黄檗:取原药材,除去杂质,且去除粗皮,洗净,润透,切丝,干燥。
  • 盐黄檗:取黄檗丝,加入食盐水拌匀,闷润,使药材把盐水吸进,在锅中文火炒干,取出放凉。
  • 酒黄檗:取黄檗丝,加入黄酒拌匀,闷润,让酒水被药材吸进,用文火炒干,取出放凉。
  • 黄檗碳:取黄檗丝,用武火在锅中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深褐色。喷少许清水使火星灭尽,取出晾凉。[8]

用法与用量

内服3至12克,外用适量。脾虚者忌用。

其他功能

將紙放入黃檗汁浸染可製成硬黃紙,用於清朝的詔書

棒球運動硬式用球,內部會填入黃檗做為球芯。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