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黃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黃溍(1277年—1357年),字文晋,又字晋卿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市,位金华市东北)人。元代文学家。

生平

黃昉的九世孫。父黄铸,母童氏。黄溍為儒户出身,入邑庠就学。二十歲西游钱塘,师从王炎澤劉應龜方鳳石一鰲等。[1]大德五年(1301年),好友葉審言舉薦為教官。仁宗延祐二年(1315年)舉進士,以《太极赋》驰名,初授台州宁海(今浙江宁海县)县丞。历任翰林应奉文字、江浙等地儒学提举。官至侍讲学士。黃溍文思敏捷,才华横溢,“文辭布置謹嚴,援據精切”,钱基博称其诗歌“不苏不黄,超绝町畦”。[2]虞集揭傒斯柳貫等號為“儒林四傑”。是浙东金华学派代表人物,有弟子宋濂王袆等人。宋濂說他所作“一本乎六艺,而以羽翼圣道为先务。”黃溍與佛教亦有淵源,晚年喜为浮屠。至正十七年(1357年)卒。谥文献。著有《日损斋稿》《日损斋笔记》等。有《金华黄先生文集》四十三卷傳世。《宋元学案》将黄溍收入《龙川学案》及《沧州诸儒学案》。

注釋

延伸阅读

參考書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