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黑木耳
木耳科木耳属真菌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黑木耳(学名:Auricularia heimuer),又称雲耳、木耳、木檽[1]、光木耳、木蕊[2]、木菌[3]、树鸡[4]、䓴(音同“軟”),是木耳科木耳属一种食用菌。
過去認為歐洲與東亞的黑木耳屬於同種。2014年有研究基於分子證據將東亞的黑木耳訂立為新種(Auricularia heimuer),與僅分布於歐洲的歐洲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judae)相互區別,其種小名即來自「黑木耳」一詞的漢語拼音[5]。
Remove ads
形态
子實體通常3至8厘米(1.2至3.1英寸)长,[6]但可多達12厘米(4.7英寸)。[7]形似耳朵,雖然子實體也可以是杯狀。它通常橫向附著在基板上,有時带有一個非常短的柄。[8]該品種在新鲜的時候具有堅韌,膠質,彈性質感,變乾时硬而脆。[9]褐色子实体略呈耳形,湿润时半透明,干燥时为革质。
历史
《禮記》已有木耳记载[來源請求]。《吕氏春秋》提到:“味之美者,越骆之菌。”苏恭的《唐本草注》记载:“桑、槐、楮、柳、榆,此为五木耳……煮浆粥,安诸木上,以草覆之,即生蕈尔。”
生態
黑木耳生長在落葉喬木和灌木的木材上,尤其是在接骨木上。[9]90%的黑木耳在接骨木上生長,但不总是这样。[10]
中国是木耳的主要生产国,产区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贵州、四川、湖北、黑龙江等地,其中黑龙江省东宁县绥阳镇是中国最大的黑木耳基地。亚洲部分国家和地区也有生产。
生于枯死的树干上,也可以用阔叶树类的段木和木屑人工栽培;生长需散光、湿润和温暖。
栽培
現今木耳的栽培方式可分為二:
原木可以是枫香树、桦木、樱桃树、山核桃树、再将原木锯成长一公尺左右的椴木,牡丹江市又有用锯末、豆秸和稻糠代替原木栽培。
菌床從中間斷開向兩側澆水。床面制作要壓平、澆水,水要澆透。待木耳長大後會破袋出耳。木耳采摘完毕,菌床會杂草丛生,可直接對菌床上喷洒除草剂。
應用

黑木耳一般作为干品销售,用时泡发复水再烹饪。有一种“压缩黑木耳”,是将黑木耳压成重量相等的块再干燥,占空间小,复水后也可以恢复原本形状。[13]
黑木耳的營養價值高於白木耳,其中富含膳食纖維可以幫助腸胃蠕動, 使糞便比較柔軟而易於排出,並且擁有低熱量與高飽足感 等特性能有助於解決便祕症狀,也有助於保護腸胃、美容養顏與強化免疫能力。[14]
Remove ads
黑木耳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一定的药用价值,《饮膳正要》稱其“利五脏,宽肠胃”。《随息居饮食谱》載:“补气耐饥,活血,治跌扑上,凡崩淋血痢痣患肠风,常食可愈。”中國古代南宋詩人陆游注意养生,嗜食薏米和木耳,有詩曰:“唐安薏米白如玉,漢嘉栮脯美勝肉”,所以“八十身犹健,生涯学灌园”。李时珍《本草纲目》載:“木耳生于朽木之上,无枝叶,乃湿热余气所生。曰耳、曰蛾,象形也;曰柿,以软湿者佳也。曰鸡、曰土从,因味似也。”
黑木耳含有人体必须的8种氨基酸,維生素B2含量是米的10倍,新鮮的黑木耳每100克含鐵98毫克,含量是肉類的100倍以上,鈣質為肉類的30倍。黑木耳含有的豐富胶质,对人体消化系统有良好的清润、補氣益智、潤肺補腦作用。其清腸、潤肺功效對肺虛咳嗽、久病體虛,肢體麻木具有功效。此外亦具止血作用,主治咯血、吐血、血痢、崩漏、痔瘡出血、便秘帶血等。黑木耳中的多醣成份,具有抗肿瘤活性,对肿瘤有一定预防效果,亦能减少血液凝块、缓和冠状動脈粥樣硬化、降低血栓的作用。
黑木耳一直是醫藥應用研究的主題。1980年代的實驗結論顯示從黑木耳分離的葡聚醣具有強大的抗腫瘤特性,[15]此研究有異於早期的研究。早期的研究結論,雖然表明從其他幾個真菌物種水提取物有抗腫瘤作用,但從黑木耳提取物中卻沒有。[16]此外,利用小鼠作實驗,針對遺傳糖尿病的研究中發現,從黑木耳提取的多醣有降血糖作用。用包括多醣的食物餵養的小鼠,能降低從食物中攝取的血糖、胰島素和尿葡萄糖。[17]
参见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