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黑眉信天翁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黑眉信天翁
Remove ads

黑眉信天翁學名Thalassarche melanophrys)是一種大型及分佈最廣和普遍的信天翁

事实速览 黑眉信天翁, 保护状况 ...
Remove ads

分類

Thumb
正在飛行的黑眉信天翁。

黑眉信天翁最初是由康拉德·雅各·特明克於1828年基於在好望角發現的標本來描述的,並被分類在信天翁屬[3]

於1998年,有建議將坎伯信天翁從黑眉信天翁中獨立出來成為另一物種[4]。有些學者贊同這個說法[5][6],也有些並不認同[7][8]

特徵

黑眉信天翁是中等體型,長約80-95厘米,翼展2-2.4米,平均重2.9-4.7公斤[9]。牠們的壽命可以超過70歲。翼面及背部呈鮮粉紅色,腹部及臀部呈橙色。翼底主要是白色,有不規則的黑邊。眼眉黑色,喙黃橙色,尖端呈紅橙色。雛鳥的喙呈深角色,頭部及頸圍灰色,翼底深色。

分佈及棲息地

黑眉信天翁分佈在圍繞南極海洋,會在12個島嶼繁殖。在大西洋,牠們分佈在福克蘭群島迭戈拉米雷斯群島(Diego Ramírez Islands)及南喬治亞島。在太平洋,牠們分佈在坎貝爾島安蒂波德斯群島斯奈爾斯群島麥誇里島。在印度洋,牠們分佈在克羅澤群島凱爾蓋朗群島赫德島麥克唐納群島[10]

更多信息 地點, 數量 ...

於2005年估計牠們的數量有1,220,000隻,及600,853繁殖對。當中的402,571對是在福克蘭群島;72,102對在南喬治亞島;120,171對在智利;600對在赫德島;其餘的則有5,409對[3][11][12]

牠們喜歡在大陸架上覓食。福克蘭群島的群落會飛到近巴塔哥尼亞架(Patagonian Shelf)過冬;南喬治亞島的群落則會到南非海域利用本格拉寒流來覓食;智利的群落會飛到巴塔哥尼亞架、智利架(Chilean Shelf)及遠至新西蘭過冬。牠們的最有可能在北大西洋出現的信天翁。在美國本土就約有20個觀察報告[13]

行為

黑眉信天翁群落非常嘈吵,經常發聲來劃定自己的地盤。牠們會利用尾巴來示愛[9]

覓食

黑眉信天翁吃魚類烏賊甲殼類屍體及漁業的丟棄物[14][15][16]。牠們也會從其他物種中偷取食物[9]

繁殖

Thumb
黑眉信天翁的卵

黑眉信天翁一般會在長滿草叢的陡坡或峭壁上築巢。不過在福克蘭群島上,牠們卻會在岸邊的草坪上築巢[5]。牠們每年只會生產一次,約於9月至11月間,每次只會生一隻蛋。雙親都會協助孵化,孵化期約需68-71天。雛鳥出生後的120-130天就會換羽。幼鳥2-3歲大就會回到群落中,目的是示愛,到了10歲就可以繁殖[9]

保育

Thumb
森德爾斯島的黑眉信天翁的群落。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基於黑眉信天翁的數量大幅下降而將之列為瀕危。在近南喬治亞島的鳥島,牠們繁殖對的數量每年就減少4%[12],而在凱爾蓋朗群島的數量於1979年至1995年就減少了17%[17]。在迭戈拉米雷斯群島的數量於1980年代就不斷下降,直到近年才有所回升[18][19]。但在福克蘭群島的數量於1980年代則有所上升[10][20],可能是因大量漁業丟棄物所致[21];不過近年當地的數量卻有大幅的下滑[11]。整體而言,牠們的數量在64年間大幅下降了67%[5]

在南方海洋加劇使用延繩釣是令黑眉信天翁數量減少的主因[22][23][24][25]。事實上,黑眉信天翁是最易被漁業所殺死[23][24][26][27][28][29][30]。另外,拖網捕漁也令黑眉信天翁的數量減少,特別是在巴塔哥尼亞架[31]南非附近[32]

黑眉信天翁受到《波昂公約》及《信天翁及海燕保育公約》的保護,其數量受到監察,而繁殖地也受到保護。赫德島麥克唐納群島麥誇里島新西蘭等都被列為世界遺產而獲得加以保護。

Remove ads

參考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