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鼻烟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鼻烟壶,是一種盛放鼻烟的容器,源於西方,初譯為「士拿乎」,至十七世紀傳入中國。

鼻烟传入中国后,[1]中国人先是利用传统药瓶盛放鼻烟,后来利用瑪瑙、陶瓷或象牙等多种材质和制作工艺来改善鼻烟的盛具,[2]这种盛具,被人们称作鼻烟壶。康雍时期的中國可以自製鼻煙壶。[3]中国鼻烟壶的制作相當講究,加上雕鏤細膩的圖樣。清代,從王公贵族到贩夫走卒,皆嗜好鼻烟与鼻烟壶,[4]甚至是“可一日不飲食,而不可一日不聞鼻煙。”[5]鼻烟還會用於提神醒脑,如《红楼梦》第五十二回寫晴雯头痛,賈宝玉让麝月“取鼻烟来,给她嗅些,痛打几个喷嚏,就通了关窍。”
從明末到康熙年間,對於鼻煙壺的鑑賞相當流行,直至今時今日,中國古代鼻煙壺依然是許多古董收藏家的愛好。至今已有四百年的历史。《春冰室野乘》中描述,孙士毅在乾隆接见时,送給皇帝一只鼻烟壶,和珅在途中向他索要,他不肯給。後來和珅背著皇帝,直接從大內庫府取得,卻無人制止,可見得和珅的權力之大。[6]
内画鼻烟壶五派:鲁派(代表人物:张广庆),冀派(代表人物:王习三),京派(代表人物:叶澍英),粤派(代表人物:吴松龄),秦派(代表人物:张铁山)。
现代对内画鼻烟壶作出重要贡献的有索振海,他将外部绘画的内容和内画的技巧结合起来,给内画的创作打开了一片新天地。
Remove ads
注釋
参见
參考書目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