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1198年教宗選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1198年教宗選舉是在1198年1月8日因教宗雷定三世逝世而召開的教宗選舉,最終樞機團選出依諾增爵三世擔任教宗。這是首次設立審查員的教宗選舉。[3]
雷定三世離世
1191年,雷定三世以85歲之齡當選教宗。由於雷定三世當選時已經是非常年老,故此他只做了7年教宗。1197年聖誕節當天,91歲的雷定三世表達退位的意願。他同時指他退位的條件是要令他的緊密合作者——若望·迪·聖保祿樞機當選為新教宗。[4]不過,各樞機基於該條件不符「參與教宗選舉的樞機必須不受其他人影響而選出新教宗」的規定而拒絕教宗的提議。[5]1198年1月8日,雷定三世去世。[6]
參與選舉的樞機
雷定三世離世時,樞機團有29位成員。[註 1][7]然而,當時有可能有最多22位樞機身在羅馬並參與選舉。[註 2][1][9]
上述22位樞機裏雷定三世冊封了3位樞機,路爵三世則冊封了5位。亞歷山大三世冊封了1位,而剩餘的13位樞機都是由克勉三世冊封。
Remove ads
缺席選舉的樞機
有最少7位樞機有可能沒有參與選舉。
上述7位缺席選舉的樞機裏路爵三世和雷定三世均分別冊封了1位樞機,而亞歷山大三世和克勉三世則分別冊封了3位和2位樞機。
諾森三世當選教宗

雷定三世離世當天,各樞機於七節樓集合並自行與世隔絕直至選舉完結。[註 3][16]各樞機首次採用審查員制度進行選舉。有部分樞機被選為審查員,他們負責點票、記錄和向樞機團成員公布選舉結果。[註 4][3]經審查的第1次投票結果裏顯示若望·迪薩勒諾樞機得到最多票數的10票,但是迪薩勒諾樞機表示會拒絕出任教宗。[11]在第2次投票中,各樞機一致投票[19]支持聖色爾爵及伯古斯堂執事、37歲的洛卡里諾·德孔蒂·德塞尼樞機為教宗[20]。德塞尼樞機接受選舉結果並取名為諾森三世。[註 5][22]
1198年2月22日,諾森三世被奧斯蒂亞及韋萊特里主教奧塔維亞諾·迪·保利樞機晉鐸和晉牧。然後首席助祭兼聖葛斯默和達彌盎聖殿執事格拉齊亞諾·達·比薩樞機莊嚴地為他加冕。[20]
Remove ads
註釋
腳註及參考文獻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