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1958年台海空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1958年台海空战[1][2],是金门八二三炮战前后,中国人民解放军中華民國國軍中国东南地区——福建全省、浙江南部、广东东北沿海地区的一系列空战。中华人民共和国方面定义的空战时间为1958年7月29日至10月10日间[1][3],中华民国方面则以八一四平潭空戰为首战[4]:16。双方皆称己方取得空战胜利。

兵力

1950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实力远逊于中华民国空军。中華民國空軍掌握大陆东南乃至华东地区制空权,并可随意进出中国大陆执行侦察、轰炸等各类军事任务[4]:14。在福建地区,自1955年起,为实现解放军空军入驻福建的计划,开始抢修机场。1957年12月18日,毛泽东指示“请考虑我空军1958年进入福建的问题”,这是对应对蒋介石的“反攻大陆”计划。1958年1月,刘亚楼等空军将领制定了详细地空军入闽计划。7月25日零时,开始实施空军入闽计划。27日,首批空军部队转场,驻防福建。29日,中华民国空军戰鬥机进入广东东部沿海,双方随即在南澳岛空域开展空战[1]

1958年8月23日,美國第十三航空隊司令迪安(Fred Murray Dean)要求美国第五航空队驻日冲绳第16戰鬥攔截機中隊英语16th Weapons Squadron調到台灣。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於24、25日分別命艾塞克斯號中途島號航母打擊群前往台海。25日,美国太平洋空军司令勞倫斯·S·庫特英语Laurence S. Kuter緊急要求調動本土戰術空軍司令部英语Tactical Air Command混合空中打擊部隊(Composite Air Strike Force,縮寫CASF,含一個中隊的F-100超級軍刀戰鬥機C-130運輸機等飛機)。29日,第16戰鬥攔截機中隊的F-86D軍刀戰鬥機飛抵台南空軍基地,同日CASF從加州啟程前往菲律賓。美國海軍陸戰隊第11航空大隊英语Marine Aircraft Group 11的56架飛機於31日至9月7日間飛抵台灣。中途島號於9月4日抵達台海,艾塞克斯號於9月16日抵達。[5][6]

Remove ads

历次空战

重要的空战有八一四平潭空戰八二五漳州空战九八澄海空戰九一八金門空戰九二四空戰雙十馬祖空戰等。

后续及评价 

一系列空戰後,中華民國空軍仍掌握台海至東南地區的制空權,空軍持續對大陸地區進行偵照任務直到1990年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方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方面对这次空战评价甚高。刘玉堤中将在几十年后受访时,表示:“1958年台海空战,我军指挥艺术可说是威震海峡。[1]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政治学院的学者刘军玉认为,通过7月29日至8月22日的多次空战,形成中华民国空军在台海海峡上空巡逻,解放军在大陆警戒的对峙局面。解放军取得福建沿海地区制空权,为发起金门八二三炮战“提供了先决条件,奠定了坚实基础。”刘军玉並稱,11月后,解放军“彻底掌握了东南沿海地区的制空权。”[3]

中华民国方面

中华民国空军将领唐飛指导中華戰史文獻學會发表的文章中提到[2]:140:中华民国空軍雖然獲得壓倒性的勝利,但鑒於共軍MiG-17戰鬥機性能已超越我軍的F-86軍刀戰鬥機,因此空軍向時任中華民國國防部部長俞大維報告,必須換裝F-104星式戰鬥機以維持臺灣海峽的制空權,經俞部長向美國國防部爭取並獲同意移交我國空軍,而整個接機計畫則命名為「阿里山计划」。

中華民國空軍備役上校陳偉寬表示:因空軍的敢戰能戰,掌握制空,輔以AIM-9B響尾蛇飛彈科技之秘密武器,真可謂如虎添翼,不單脫胎換骨為一支能遂行現代戰爭的勁旅,亦成為台海戰役勝利之鑰。[4]中华民国方面作者称“雙方空軍10次大戰,國軍與解放軍損失為2:32”。[4]:7

注释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