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1967年大韓民國國會選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1967年大韓民國國會選舉
Remove ads

1967年大韓民國國會選舉朝鮮語:대한민국 제7대 국회의원 선거第七代總選)是韓國第7次国会選舉,該選舉於1967年6月8日舉行。

事实速览 韩国国会全部175席議員 獲得過半多數需88席, 投票率 ...
Remove ads

背景

本次选举是朴正熙执政下的第二次国会选举,民主派為了統合在野勢力,在前一个月的1967年大韓民國總統選舉中组成新民黨,但朴正熙仍以116万余票之差大胜民主派的尹潽善

基本情形

  • 總統:朴正熙(民主共和党
  • 改選議席數:175席
    • 區域:131席
    • 比例:44席
  • 選舉制度
    • 區域比例并立制。區域議席採小選區制,每區选出1席,任期4年。
    • 比例議席设有選舉門檻,门槛为在區域議席获得3席,或全国总得票率达5%以上。
    • 比例議席设有多數獎勵机制,在扣除未达选举门槛的政党票数后,如果第一大党得票率达50%以上,则直接按得票率分配席次,且第一大党分得席次不能超过2/3 (29席)。如果第一大党得票率未达50%,则第一大党直接获得1/2席次 (22席),之后按相同规则,在扣除第一大党后继续分配。
    • 選民只投區域議席票,比例議席視同支持其圈選的區域議席候選人所屬政黨。
    • 候選人不得同時登記區域、比例選舉;不得以无党籍身份参选。
  • 选举人数:14,717,354名[1]

选举结果

尽管有多达11个政党参选,但只有3个政党获得席次,而且第三党大众党朝鲜语대중당只获得1席,几乎所有席次都被两大党民主共和党与新民黨夺得,尤其是执政的民主共和党更是得到2/3以上席次,超过修宪门槛。本次選舉結果奠定日后新民黨等民主派在都市占優勢,而執政黨在農村地域占優勢的選舉局勢。

  • 投票日:1967年6月8日
  • 投票率:76.1%
投票人数:11,202,317名[1]
有效票数:11,195,922票 
更多信息 政党名, 得票数 ...

當選議員

區域議席

 民主共和党   新民党   大衆党 

更多信息 首爾特別市, 钟路区 ...
Remove ads

遞補

更多信息 年, 月日 ...

補欠選挙

更多信息 年, 月日 ...
Remove ads

比例議席

更多信息 民主共和党, 新民党 ...

遞補

更多信息 年, 月日 ...

后续

虽然执政党获得超过2/3席次,但这是在投票前采取买票、脅迫投票等不正行為获得,因此选举后激起学生示威,在朴正熙指示下,民主共和党承认華城郡选區当选人误植,以及选举存在舞弊,并以选举舞弊为由,开除6名当选议员党籍。[5]不过新民黨要求必须重新选举,拒绝出席新国会,导致新国会几乎没有反对党议员,因此在7月10日国会开议时国会形同一党制,为了维持正当性,民主共和党在10月5日让13名议员退党,组成花瓶党党团「10・5倶乐部」,充当在野党。

11月6日新民黨与民主共和党达成朴正熙承认选举舞弊并道歉、舞弊选區的重新选举审查、立法防堵选举舞弊等条件下,新民黨在11月29日同意該黨议员进入国会。不過由於獲得超過修憲門檻所需的席位,朴正熙得以在1969年推動三选改宪,突破憲法限制,第三次競選總統。

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