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09年7月22日日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2009年7月22日日食,中国大陆又称为长江大日食,是一次日全食,發生於2009年7月22日(西半球為7月21日)。新月當天(即朔日),地球上觀測到月球和太阳的角距離極小,此時月球如果恰好在月球交點附近,穿過太阳和地球之間,與地球、太阳接近一直線,則會出現日食。月球本影接觸地表而使該區域完全得不到陽光,就會形成日全食,同時在本影兩側數千公里的半影範圍內遮擋部分陽光,形成日偏食。[1]此次日全食經過了印度、尼泊尔、孟加拉国、不丹、缅甸、中國、日本、馬紹爾群島、基里巴斯,是覆蓋人口數最多的日食,日偏食則覆蓋了亚洲的大部分和太平洋中西部地區。[2]此次日全食是自1991年7月11日以來最长的一次,这一纪录直到2132年6月13日才会打破。
Remove ads
日食概況

本次日食開始時,月球本影在印度索拉什特拉(卡提亞瓦半島)南部阿拉伯海沿岸最先接觸地球,當地在7月22日日出時最先看到日全食。然後月球本影向東穿過印度次大陸,劃過喜马拉雅山脉東南部,擦過缅甸北端,橫穿中國,在長江口與钱塘江口之間進入东海。隨後穿過日本琉球群岛和小笠原群岛的部分島嶼,在南硫磺島以東約27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面達到最大食分,又經過馬紹爾群島和基里巴斯的部分島嶼,此時已跨過國際日期變更線,故日全食在萨摩亚群岛和法屬玻里尼西亞之間的海域結束時是7月21日日落時分。而儘管其中基里巴斯的尼庫馬羅羅環礁在國際日期變更線以東,由於基里巴斯在1995年將該環礁所屬的菲尼克斯群岛的時區從UTC-11改為UTC+13,陸地上看到的日全食均在7月22日。
月球本影覆蓋的陸地包括:
印度:古吉拉特邦南部、达曼-第乌、达德拉-纳加尔哈维利北端、马哈拉施特拉邦西北部、中央邦大部、拉贾斯坦邦東南的小角、北方邦東南部、恰蒂斯加尔邦北部、贾坎德邦北部、比哈尔邦大部、西孟加拉邦北部、锡金邦南部、梅加拉亚邦西北角、阿萨姆邦西部和北部、阿鲁纳恰尔邦大部(該邦由印度控制,中國對其大部分聲稱擁有主權);
尼泊尔:賈納克布爾專區南端、萨加玛塔专区南部、戈希專區南部、梅吉專區南部;
孟加拉国:劃過該國西北角的朗布爾專區西北半部;
不丹:覆蓋了全國絕大多數地區,除帕羅宗北部、廷布宗北部、加薩宗大部、旺杜波德朗宗極北角、布姆唐宗極西北角以外,其中廷布是本次全食帶內唯一首都;
緬甸聯邦:劃過該國最北部克欽邦北部;
中国:經過西藏自治区東南部、云南省西北部、四川省中部偏南、重庆市大部、湖北省中南部、湖南省北端、河南省東南角、安徽省南部、江西省最北端、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上海市除崇明岛西北端外的絕大部分,成渝、武漢城市圈、長三角等人口密集的城市群均在全食帶內;
日本:薩南群島中的吐噶喇列島全部島嶼、口永良部島、屋久島、種子島南部、奄美大島、喜界島,及火山列島除南硫磺島南部外的大部分;
马绍尔群岛:埃內韋塔克環礁、烏賈環礁、拉埃環礁、里布島、納木環礁除北部以外的部分、埃林拉普拉普環礁除北部以外的部分、納莫里克環礁、吉利島、賈盧伊特環礁;
基里巴斯:吉爾伯特群島的布塔里塔里環礁、馬金群島、阿拜昂環礁、馬拉凱環礁及菲尼克斯群岛的尼庫馬羅羅環礁。此外,首都南塔拉瓦位於全食帶南緣附近,能看到食分接近1的日偏食。[3][4]
除了狹窄的全食帶內能看見日全食之外,月球半影覆蓋範圍內都能看到日偏食,包括中东地區東部、中亚、东亚、南亚、英屬印度洋領地北部、除印尼南半部和东帝汶外的东南亚大部分、俄罗斯欧洲部分東南角及亚洲部分南半部、澳大利亚約克角半島北端,以及太平洋中西部諸島。其中大部分位於國際日期變更線以西,在7月22日看到日食,剩下的部分在7月21日看到日食。[2][5]

Remove ads
由於地球在遠日點附近,月球在近地点附近,且本影接觸地表的位置接近太陽直射點,本次日全食的全食帶較寬,持續時間長,食分大。在北硫磺島東南約85公里的洋面,全食持續時間達到最長的6分39.5秒,全食帶中心點在其東南約233公里,持續時間稍短一些。[3]本次日全食是21世紀持續時間最長、食分最大的一次,儘管在一個沙羅周期之前的1991年7月11日發生過持續更長的日全食,但本次日全食的記錄直到2132年6月13日才會打破。[6][7][8]但持續時間最長的地點在海上,陸地上的最長持續時間出現於其附近接近全食帶中心線的北硫磺島,達6分35秒。由於到達該島也不方便,實際上多數觀測者能觀測到的持續時間均比該時間短。[3][4]對大多數人而言,21世紀能方便觀測到持續時間最長的日全食將會是2027年8月2日,21世紀持續時間第二長、僅次於本次的日全食,恰好與本次日全食相隔一個沙羅周期。[5]

- 類型:日全食
- 食甚中心處(位於南硫磺島以東約27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資料:
- 時間:2009年7月22日2:35:18.1
- 地點:24°13.3′N 144°7.1′E
- 食分:1.0799(全食帶內最大)
- 本影寬度:258.5公里
- 日全食持續時間:6分38.9秒
- 全食最長處資料:
- 時間:2009年7月22日2:29:16
- 地點:25°15′N 142°6′E
- 本影寬度:258.2公里
- 日全食持續時間:6分39.5秒(全食帶內最長)[9]
觀測

由于本次日食的时间恰逢中国长江流域的梅雨季,因此日食观测受到了天气的很大影响,不過還是能夠感受到明顯的陰影。日食当天,長三角的上海、南京等地下起了暴雨,无法进行日食观测,市民仅能够在食甚期间感受到天黑。[10]四川成都地区由于阴天,观测也受到一定影响。[11]西藏错那县等地由於高原天氣不穩定,也沒能看到日全食。[12]相对来说,安徽、湖北、重庆等地区由于积云较薄,成为本次长江流域日食的较好观测点。[13][14]除了地面,也有人乘坐飛機,從空中看到了日全食。[15][16]部分互联网用户通过中国下一代互联网观看了日食实况。[17]
而在日本,全食帶覆蓋的範圍是許多遠離本土四島的小島。吐噶喇列島由於天氣不佳,未能看到日全食[18],而硫磺岛等火山列島一帶屬保護區,不對一般遊客開放登島,許多人從日本本土乘船前往其附近海域,在船上觀測,日全食當天天氣晴朗,觀測取得成功[19][20]。
Remove ads


在印度北部,成千上万的印度教徒沐浴在恒河的河水中,祈求在日食过程中自己的灵魂得到净化。人口稠密的瓦拉纳西出现踩踏事件,造成1人死亡,多人受傷。但在印度也有许多人因为对日食的迷信而留在家中。占星术家警告孕妇说,如果在室外活动可能导致即将出生的小孩出现先天缺陷。[21]
於2009年4月,互聯網有傳聞指這次日食發生時將有海嘯發生,並呼籲遠離海灘。香港天文台表示“以現時的科技水平,並無可靠方法可以預報地震”,並否認這個说法。[22]
2009年7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妥善做好应对日全食工作的通知》。[23]
照片
印度月船1号探月衛星在日食期間拍攝了地球的圖像。
日本多用途運輸衛星也拍攝了地球圖像:[24][25][26]
12:30 UTC(日食前) |
1:30 UTC |
![]() 1:30 UTC(近鏡) |
相關的日食
月球交替位於相對的月球交點時,以半個交點年(食年),即約177天又4小時間隔出現下列日食。
日食列表 | |||||||||||
1997-2000 | 2000-2003 | 2004-2007 | 2008-2011 | 2011-2014 | 2015-2018 | 2018-2021 | 2022-2025 | 2026-2029 | 2029-2032 | 2033-2036 | 2036-2039 |
Remove ads
沙羅週期長度為18年11天。本次日食屬於沙羅週期136,共包含71次日食,依次為1360年6月14日至1486年8月29日的8次日偏食、1504年9月8日至1594年11月12日的6次日環食、1612年11月22日至1703年1月17日的6次全環食(亦稱混合食)、1721年1月27日至2496年5月13日的44次日全食、2514年5月25日至2622年7月30日的7次日偏食,總共歷時1262.11年。其中最長的全食發生於1955年6月20日,共持續了7分8秒。[27]
下表列舉了1865年至2100年間發生的屬於該週期的日食,是第29至42次:
28 | 29 | 30 |
---|---|---|
![]() 1865年4月25日 |
![]() 1883年5月6日 | |
31 | 32 | 33 |
![]() 1901年5月18日 |
![]() 1919年5月29日 |
![]() 1937年6月8日 |
34 | 35 | 36 |
![]() 1955年6月20日 |
![]() 1973年6月30日 |
![]() 1991年7月11日 |
37 | 38 | 39 |
![]() 2009年7月22日 |
![]() 2027年8月2日 |
![]() 2045年8月12日 |
40 | 41 | 42 |
![]() 2063年8月24日 |
![]() 2081年9月3日 |
![]() 2099年9月14日 |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