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11年世界羽毛球錦標賽

羽毛球賽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11年世界羽毛球錦標賽
Remove ads

2011年世界羽毛球錦標賽是第19届世界羽毛球錦標賽,是一項由羽毛球世界联合会(BWF)主辦的全球性羽毛球賽事。本屆賽事於2011年8月8日-8月14日在英格兰伦敦舉行[1]。這是英格兰第三次舉行此項賽事, 而前兩次的地點都在伯明罕,本屆則首次移師伦敦,以為翌年舉行的奧運會羽毛球賽事作測試[2]

事实速览 2011年世界羽毛球錦標賽, 賽事資料 ...

受著倫敦一帶發生的騷亂影響,大會曾一度召集所有代表團的領隊開會商討比賽是否繼續[3];後大會宣布比赛不会取消,並承諾會在賽事期間增強場地保安,保证运动员和观众的安全[4]

本屆賽事由中國國家羽毛球隊成為大贏家,繼1987年2010年後,第三度囊括世錦賽的五面金牌[5];而林丹[6]蔡赟/傅海峰[7]更破紀錄第四次贏得男單及男雙賽事的冠軍。

Remove ads

賽事資料

抽籤儀式

羽毛球世界联合会在2007年12月15日於吉隆坡的總部,宣布伦敦获得本屆世界羽毛球锦标赛的承辦權[8]

舉辦地點

Thumb
比賽場館

比賽安排

賽事包括:男子單打、女子單打、男子雙打、女子雙打及混合雙打五個項目。

比賽日程

大會公布的日程如下[9]

更多信息 賽日, 日期 ...
  • 備註:所有時間均以英國(夏令時間)(UTC+1)為準。

參賽國家/地區

本屆共有來自47個國家/地區的347名選手參加賽事[10]

Remove ads

獎牌榜

國家/地區獎牌榜

更多信息 排名, 国家/地区 ...
  •     主辦國家/地區

項目獎牌榜

賽事賽果

男子單打

男單決賽由賽事頭號種子的李宗伟,對戰二號種子的林丹;雖然近年李宗伟的世界排名長居第一,但卻從未染指各世界大賽的冠軍,而林丹則已是奥运会、世锦赛、汤姆斯杯、蘇迪曼杯等賽事的「全满贯」得主,所以此次男單決賽普遍被視為當代羽壇的顛峰對決[11][12]。最終,林丹在先失一局的情況下以20-22、21-14、23-21反勝李宗伟,第四度获得冠军。

半準決賽 準決賽 決賽
               
1 马来西亚 李宗伟 21 21
  危地马拉 凯文·科登 7 13
1 马来西亚 李宗伟 21 21
6 中国 陈金 13 9
  丹麦 汉斯-克里斯蒂安·维汀哈斯 17 13
6 中国 陈金 21 21
1 马来西亚 李宗伟 22 14 21
2 中国 林丹 20 21 23
7 越南 阮進明 21 19 13
3 丹麦 彼得·盖德 17 21 21
3 丹麦 彼得·盖德 24 7 15
2 中国 林丹 22 21 21
11 日本 佐佐木翔 14 16
2 中国 林丹 21 21

Remove ads

女子單打

女單決賽由中國的王仪涵對戰中華台北的鄭韶婕。王仪涵在開局時一度以1比6落後,但未幾已能控制戰局,並以21-15拿下首局;第二局更一鼓作氣以21-10勝出。王仪涵連勝两局成功奪冠,並為中國隊完成世锦赛女單八连冠的霸業[13]

半準決賽 準決賽 決賽
               
1 中国 王適嫻 16 17
7 中華臺北 鄭韶婕 21 21
7 中華臺北 鄭韶婕 21 21
9 德国 朱利安·申克 18 6
9 德国 朱利安·申克 21 21
5 丹麦 蒂内·鲍恩 9 11
7 中華臺北 鄭韶婕 15 10
2 中国 王仪涵 21 21
6 印度 塞娜·内维尔 21 13 5
3 中国 汪鑫 16 21 21
3 中国 汪鑫 14 16
2 中国 王仪涵 21 21
  法國 皮红艳 14 16
2 中国 王仪涵 21 21

男子雙打

男雙決賽由衛冕的蔡赟/傅海峰對戰韓國的高成炫/柳延星。結果,「风云组合」蔡/傅以2比0(24-22、21-16)擊敗高/柳,第四次夺得世锦赛男双冠军,同时也首次實現世锦赛三连冠[14]

半準決賽 準決賽 決賽
               
1 中国 蔡赟
中国 傅海峰
21 21
16 丹麦 马德斯·康拉德-彼德森
丹麦 乔纳斯·拉斯姆森
10 13
1 中国 蔡赟
中国 傅海峰
21 21
3 大韩民国 郑在成
大韩民国 李龍大
18 14
3 大韩民国 郑在成
大韩民国 李龍大
21 26
  中国 洪炜
中国 沈烨
12 24
1 中国 蔡赟
中国 傅海峰
24 21
5 大韩民国 高成炫
大韩民国 柳延星
22 16
5 大韩民国 高成炫
大韩民国 柳延星
21 21
4 马来西亚 古健傑
马来西亚 陳文宏
17 13
5 大韩民国 高成炫
大韩民国 柳延星
21 21
7 印度尼西亚 穆罕默德·阿赫桑
印度尼西亚 博纳·塞普特纳
19 17
7 印度尼西亚 穆罕默德·阿赫桑
印度尼西亚 博纳·塞普特纳
21 18 24
2 丹麦 玛蒂亚斯·鲍伊
丹麦 卡斯腾·摩根森
18 21 22

女子雙打

女雙決賽由兩對中國組合對決。第一局的爭持相當激烈,雙方比分曾多次打成平手,戰至最後關頭王晓理/于洋才以22-20先拿一局;第二局,田卿/赵芸蕾的失誤明顯增多,王/于則繼續強勢,並再以21-11锁定胜局,为中国隊实现世錦賽女双十连冠;而于洋則在更換拍檔後,成功衛冕世錦賽[15]

半準決賽 準決賽 決賽
               
1 中国 王晓理
中国 于洋
21 21
7 日本 松尾靜香
日本 內藤真實
13 12
1 中国 王晓理
中国 于洋
21 21
3 日本 前田美順
日本 末綱聰子
8 15
3 日本 前田美順
日本 末綱聰子
21 21
8 印度尼西亚 梅利亚娜·乔哈里
印度尼西亚 格雷西娅·波利
15 17
1 中国 王晓理
中国 于洋
22 21
5 中国 田卿
中国 赵芸蕾
20 11
5 中国 田卿
中国 赵芸蕾
21 21
4 日本 藤井瑞希
日本 垣岩令佳
16 10
5 中国 田卿
中国 赵芸蕾
21 21
  印度 瓦拉·古塔
印度 阿什维尼·蓬纳帕
14 16
12 印度尼西亚 维塔·玛丽莎
印度尼西亚 娜达娅·美拉提
21 10 17
  印度 瓦拉·古塔
印度 阿什维尼·蓬纳帕
17 21 21

混合雙打

混雙決賽由賽事的頭號種子的张楠 / 赵芸蕾對戰東道主克里斯·爱德考克 / 伊莫金·班克尔。此前,阿德考克/班克尔接連擊敗多對種子組合,成為本屆賽事的「黑馬」;但世界排名第一的张/赵組合始終技高一籌,並最終直落两局,以21-15、21-7擊敗對手,首次贏得世錦賽冠軍[16]

半準決賽 準決賽 決賽
               
1 中国 张楠
中国 赵芸蕾
21 21
7 中華臺北 陳宏麟
中華臺北 程文欣
14 14
1 中国 张楠
中国 赵芸蕾
21 0
6 中国 徐晨
中国 马晋(中途退出)
17 0
  新加坡 查特·奇雅加特
新加坡 姚蕾
16 7
6 中国 徐晨
中国 马晋
21 21
1 中国 张楠
中国 赵芸蕾
21 21
  英格兰 克里斯·爱德考克
蘇格蘭 伊莫金·班克尔
15 7
  英格兰 克里斯·爱德考克
蘇格蘭 伊莫金·班克尔
21 21
4 中国 陶嘉明
中国 田卿
16 18
  英格兰 克里斯·爱德考克
蘇格蘭 伊莫金·班克尔
21 21
2 印度尼西亚 通托维·艾哈迈德
印度尼西亚 利利亚纳·纳西尔
16 19
5 丹麦 约金·费舍尔·尼尔森
丹麦 克里斯汀娜·彼德森
12 13
2 印度尼西亚 通托维·艾哈迈德
印度尼西亚 利利亚纳·纳西尔
21 21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