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11年中國羽毛球大師賽

羽毛球賽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11年中國羽毛球大師賽
Remove ads

2011年中國羽毛球大師賽為第7屆中國羽毛球大師賽,是2011年世界羽聯超級系列賽的第七站。本屆賽事於2011年9月13日-18日在中國常州市常州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舉行,並獲李寧牌冠名贊助。

事实速览 2011年中國羽毛球大師賽, 賽事資料 ...

除了男子雙打項目由韓國組合郑在成/李龍大勝出外,東道主中國國家羽毛球隊的成員奪得其餘四項冠軍(男單、女單、女雙及混雙)[1]。其中,年僅19歲的夏欢/汤金华在女雙賽事奪得她們首項超級系列賽冠軍,成為賽事最冷門的賽果[2]

優勝者

更多信息 項目, 冠軍 ...

賽事資料

  • 主辦單位
中国羽毛球协会
  • 認可授權
羽毛球世界联合会(BWF)
  • 賽場
常州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比賽安排

賽事包括:男子單打、女子單打、男子雙打、女子雙打及混合雙打五個項目,分預賽(Qualifying Rounds)及主賽(Main Draw)兩部分[3]

更多信息 項目, 預賽選手 ...

比賽日程

大會公布的日程如下[3]

更多信息 賽日, 日期 ...

獎金安排

本屆賽事的總獎金達美金200,000元。按世界羽聯的指引,獎金分布的安排如下[3]

更多信息 項目, 獎金(按美元計算) ...

賽事種子

大會將分別根據2011年8月11日及8月25日世界羽聯的世界排名,決定參賽者的資格及種子排名。種子的安排如下[3]

更多信息 種子, 選手(國籍) ...
Remove ads

賽事賽果

男子單打

上半區[4]
第一圈 第二圈 半準決賽 準決賽
1 中国 林丹 21 21
中華臺北 許仁豪 15 13 1 中国 林丹 14 12 21
马来西亚 哈菲兹 22 21 马来西亚 哈菲兹 21 18 9
日本 上田拓馬 20 17 1 中国 林丹 21 21
6 日本 佐佐木翔 21 21 6 日本 佐佐木翔 15 6
PFQ 马来西亚 阿里夫阿都拉迪夫 19 12 6 日本 佐佐木翔 21 21
日本 山田和司 21 21 日本 山田和司 13 16
Q3 中国 吕轶 17 8 1 中国 林丹 23 15
4 中国 陈金 21 11 21 4 中国 陈金 25 21
马来西亚 张维峰 4 21 10 4 中国 陈金 21 21
大韩民国 孙完虎 16 10 Q3 中国 周文龙 15 13
Q2 中国 周文龙 21 21 4 中国 陈金 21 21
PFQ 印度 R·M·V·加卢西达 19 13 丹麦 H-K·维汀哈斯 16 19
丹麦 H-K·维汀哈斯 21 21 丹麦 H-K·维汀哈斯 13 21 21
泰国 达农沙·森颂汶素 21 21 泰国 达农沙·森颂汶素 21 18 18
中華臺北 周天成 16 17
下半區[4]
第一圈 第二圈 半準決賽 準決賽
香港 陳仁傑 21 21
印度 阿南·帕瓦尔 17 18 香港 陳仁傑 6 17
香港 黃永棋 13 21 11 8 大韩民国 李炫一 21 21
8 大韩民国 李炫一 21 19 21 8 大韩民国 李炫一 10 20
丹麦 简·奥·约根森 11 21 3 中国 谌龙 21 22
中華臺北 薛軒億 21 23 中華臺北 薛軒億 16 12
德国 马克·茨维布勒 7 13 3 中国 谌龙 21 21
3 中国 谌龙 21 21 3 中国 谌龙 21 21
中国 王睁茗 21 21 2 丹麦 彼得·豪埃格·盖德 18 14
日本 田兒賢一 14 14 中国 王睁茗 11 17
马来西亚 刘国伦 11 14 5 中国 杜鹏宇 21 21
5 中国 杜鹏宇 21 21 5 中国 杜鹏宇 21 14 16
印度 卡夏普·帕鲁帕利 19 21 21 2 丹麦 彼得·豪埃格·盖德 17 21 21
英格兰 拉吉夫·欧斯夫 21 16 11 印度 卡夏普·帕鲁帕利 18 15
Q1 中国 陈跃坤 17 21 7 2 丹麦 彼得·豪埃格·盖德 21 21
2 丹麦 彼得·豪埃格·盖德 21 12 21
準決賽及決賽[4]
  準決賽 决赛
                         
  1  中国 林丹 23 15  
4  中国 陈金 25 21  
  4  中国 陈金 16 20
  3  中国 谌龙 21 22
3  中国 谌龙 21 21
  2  丹麦 彼得·豪埃格·盖德 18 14  

Remove ads

女子單打

上半區[5]
第一圈 第二圈 半準決賽 準決賽
1 中国 王仪涵 21 21
大韩民国 成池铉 15 10 1 中国 王仪涵 21 21
中国 李雪芮 11 22 18 新加坡 顾娟 15 12
新加坡 顾娟 21 20 21 1 中国 王仪涵 21 21
5 印度 塞娜·内维尔 21 21 5 印度 塞娜·内维尔 8 12
Q 印度 阿迪提·穆塔喀尔 6 8 5 印度 塞娜·内维尔 21 18 27
日本 栗原文音 21 21 日本 栗原文音 11 21 25
马来西亚 郑清亿 15 17 1 中国 王仪涵 15 15
4 中国 蔣燕皎 21 21 4 中国 蔣燕皎 21 21
荷兰 姚洁 14 14 4 中国 蔣燕皎 22 21
保加利亚 佩蒂娅·内德尔奇娃 16 19 日本 佐藤冴香 20 7
日本 佐藤冴香 21 21 4 中国 蔣燕皎 21 21
7 中国 刘鑫 21 21 7 中国 刘鑫 12 13
法國 皮红艳 9 16 7 中国 刘鑫 21 21
日本 三谷美菜津 20 21 17 Q 中国 姚雪 16 16
Q 中国 姚雪 22 18 21
下半區[5]
第一圈 第二圈 半準決賽 準決賽
PFQ 新加坡 邢爱英 14 21 23
PFQ 中国 陈晓佳 21 15 21 PFQ 新加坡 邢爱英 14 15
大韩民国 金紋希 10 13 6 丹麦 蒂内·鲍恩 21 21
6 丹麦 蒂内·鲍恩 21 21 6 丹麦 蒂内·鲍恩 16 13
日本 廣瀨榮理子 19 21 21 3 中国 汪鑫 21 21
大韩民国 裴延姝 21 14 11 日本 廣瀨榮理子 12 20
Q 印度 A·潘塔瓦妮 13 10 3 中国 汪鑫 21 22
3 中国 汪鑫 21 21 3 中国 汪鑫 12 18
日本 今別府香里 13 21 14 2 中国 王適嫻 21 21
德国 朱利安·申克 21 19 21 德国 朱利安·申克 20 21 21
Q 印度 P·C·图拉西 14 8 8 中華臺北 鄭韶婕 22 18 11
8 中華臺北 鄭韶婕 21 21 德国 朱利安·申克 16 12
新加坡 伏明天 14 21 21 2 中国 王適嫻 21 21
中華臺北 白驍馬 21 13 19 新加坡 伏明天 15 12
中華臺北 戴資穎 13 21 29 2 中国 王適嫻 21 21
2 中国 王適嫻 21 19 30
準決賽及決賽[5]
  準決賽 决赛
                         
  1  中国 王仪涵 15 15  
4  中国 蔣燕皎 21 21  
  4  中国 蔣燕皎(中途退出) 16 5
  2  中国 王適嫻 21 8
3  中国 汪鑫 10 18
  2  中国 王適嫻 21 21  

男子雙打

上半區[6]
第一圈 第二圈 半準決賽 準決賽
1 中国 蔡赟
中国 傅海峰
(輪空) 1 中国 蔡赟
中国 傅海峰
15 21 21
日本 川前直樹(退賽)
日本 佐藤翔治
大韩民国 金基正
大韩民国 申白喆
21 19 19
大韩民国 金基正
大韩民国 申白喆
1 中国 蔡赟
中国 傅海峰
21 21
8 印度尼西亚 阿尔文特·尤利安托
印度尼西亚 亨德拉·阿普利达·古纳万
20 13 英格兰 克里斯·爱德考克
英格兰 安德鲁·埃利斯
18 14
日本 橋本博且
日本 平田典靖
22 21 日本 橋本博且
日本 平田典靖
20 8
日本 廣部好輝
日本 數野健太
19 21 18 英格兰 克里斯·爱德考克
英格兰 安德鲁·埃利斯
22 21
英格兰 克里斯·爱德考克
英格兰 安德鲁·埃利斯
21 19 21 1 中国 蔡赟
中国 傅海峰
26 21
4 大韩民国 高成炫
大韩民国 柳延星
4 大韩民国 高成炫
大韩民国 柳延星
24 18
(輪空) 4 大韩民国 高成炫
大韩民国 柳延星
21 21
印度 鲁佩什·库马尔
印度 萨纳维·托马斯
21 21 印度 鲁佩什·库马尔
印度 萨纳维·托马斯
13 9
荷兰 鲁德·博世
荷兰 科恩·雷德
18 11 4 大韩民国 高成炫
大韩民国 柳延星
22 21
7 印度尼西亚 马尔基斯·基多
印度尼西亚 亨德拉·塞蒂亚万
21 21 中国 洪炜
中国 沈烨
20 16
中華臺北 方介民
中華臺北 李勝木
16 13 7 印度尼西亚 马尔基斯·基多
印度尼西亚 亨德拉·塞蒂亚万
21 16 11
中華臺北 廖敏竣
中華臺北 吳俊緯
12 18 中国 洪炜
中国 沈烨
19 21 21
中国 洪炜
中国 沈烨
21 21
下半區[6]
第一圈 第二圈 半準決賽 準決賽
马来西亚 陈炳顺
马来西亚 王健國
21 9 20
中華臺北 陳宏麟
中華臺北 林祐瑯
17 21 22 中華臺北 陳宏麟
中華臺北 林祐瑯
14 21 17
中国 柴飚
中国 郭振东
18 18 5 马来西亚 古健傑
马来西亚 陳文宏
21 9 21
5 马来西亚 古健傑
马来西亚 陳文宏
21 21 5 马来西亚 古健傑
马来西亚 陳文宏
21 16 13
丹麦 马德斯·康拉德-彼德森
丹麦 乔纳斯·拉斯姆森
16 21 18 3 大韩民国 郑在成
大韩民国 李龍大
15 21 21
中国 陶嘉明
中国 张楠
21 15 21 中国 陶嘉明
中国 张楠
13 8
德国 英格·金德沃克
德国 约翰尼斯·斯科特勒
8 16 3 大韩民国 郑在成
大韩民国 李龍大
21 21
3 大韩民国 郑在成
大韩民国 李龍大
21 21 3 大韩民国 郑在成
大韩民国 李龍大
21 16 21
日本 遠藤大由
日本 早川賢一
21 21 2 丹麦 玛蒂亚斯·鲍伊
丹麦 卡斯腾·摩根森
18 21 17
印度尼西亚 安加·普拉塔玛
印度尼西亚 利安·阿刚·萨普特拉
15 15 日本 遠藤大由
日本 早川賢一
16 18
中国 刘小龙
中国 邱子瀚
15 10 6 印度尼西亚 穆罕默德·阿赫桑
印度尼西亚 博纳·塞普特纳
21 21
6 印度尼西亚 穆罕默德·阿赫桑
印度尼西亚 博纳·塞普特纳
21 21 6 印度尼西亚 穆罕默德·阿赫桑
印度尼西亚 博纳·塞普特纳
20 21
丹麦 拉斯马斯·邦德
丹麦 A·克里斯蒂安森
12 15 2 丹麦 玛蒂亚斯·鲍伊
丹麦 卡斯腾·摩根森
22 23
大韩民国 曹建雨
大韩民国 權利九
21 21 大韩民国 曹建雨
大韩民国 權利九
15 24
(輪空) 2 丹麦 玛蒂亚斯·鲍伊
丹麦 卡斯腾·摩根森
21 26
2 丹麦 玛蒂亚斯·鲍伊
丹麦 卡斯腾·摩根森
準決賽及決賽[6]
  準決賽 决赛
                         
  1  中国 蔡赟
 中国 傅海峰
26 21  
4  大韩民国 高成炫
 大韩民国 柳延星
24 18  
  1  中国 蔡赟
 中国 傅海峰
17 10
  3  大韩民国 郑在成
 大韩民国 李龍大
21 21
3  大韩民国 郑在成
 大韩民国 李龍大
21 16 21
  2  丹麦 玛蒂亚斯·鲍伊
 丹麦 卡斯腾·摩根森
18 21 17  

Remove ads

女子雙打

上半區[7]
第一圈 第二圈 半準決賽 準決賽
1 中国 王晓理
中国 于洋
(輪空) 1 中国 王晓理
中国 于洋
21 21
马来西亚 张淑晶
马来西亚 吳柳螢
马来西亚 张淑晶
马来西亚 吳柳螢
17 9
(輪空) 1 中国 王晓理
中国 于洋
21 21
7 大韩民国 河貞恩
大韩民国 金旼貞
大韩民国 鄭景銀
大韩民国 金荷娜
10 17
(輪空) 7 大韩民国 河貞恩(中途退出)
大韩民国 金旼貞
10
中華臺北 謝沛蓁
中華臺北 王沛蓉
12 16 大韩民国 鄭景銀
大韩民国 金荷娜
7
大韩民国 鄭景銀
大韩民国 金荷娜
21 21 1 中国 王晓理
中国 于洋
24 18 21
4 中国 田卿
中国 赵芸蕾
4 中国 田卿
中国 赵芸蕾
22 21 19
(輪空) 4 中国 田卿
中国 赵芸蕾
21 15 21
丹麦 克里斯汀娜·彼德森
丹麦 卡米拉·吕特·尤尔
18 21 21 丹麦 克里斯汀娜·彼德森
丹麦 卡米拉·吕特·尤尔
9 21 13
马来西亚 陈仪慧
马来西亚 黃佩蒂
21 12 19 4 中国 田卿
中国 赵芸蕾
21 21
6 日本 松尾靜香
日本 內藤真實
中国 包宜鑫
中国 钟倩欣
10 14
(輪空) 6 日本 松尾靜香
日本 內藤真實
19 12
中国 包宜鑫
中国 钟倩欣
19 21 21 中国 包宜鑫
中国 钟倩欣
21 21
日本 松友美佐紀
日本 高橋禮華
21 16 17
下半區[7]
第一圈 第二圈 半準決賽 準決賽
新加坡 伏明天
新加坡 邢爱英
13 15
马来西亚 許嘉雯
马来西亚 溫可微
21 21 马来西亚 許嘉雯
马来西亚 溫可微
16 15
(輪空) 5 中華臺北 程文欣
中華臺北 簡毓瑾
21 21
5 中華臺北 程文欣
中華臺北 簡毓瑾
5 中華臺北 程文欣
中華臺北 簡毓瑾
18 16
印度尼西亚 维塔·玛丽莎
印度尼西亚 娜达娅·美拉提
19 21 21 3 日本 藤井瑞希
日本 垣岩令佳
21 21
英格兰 珍妮·沃尔沃克
英格兰 加布里·怀特
21 18 11 3 印度尼西亚 维塔·玛丽莎
印度尼西亚 娜达娅·美拉提
20 14
(輪空) 3 日本 藤井瑞希
日本 垣岩令佳
22 21
3 日本 藤井瑞希
日本 垣岩令佳
3 日本 藤井瑞希
日本 垣岩令佳
10 18
马来西亚 黄惠恩
马来西亚 黄惠龄
22 19 21 中国 夏欢
中国 汤金华
21 21
大韩民国 嚴惠媛
大韩民国 张艺娜
20 21 19 马来西亚 黄惠恩
马来西亚 黄惠龄
10 16
(輪空) 8 中国 成淑
中国 潘攀
21 21
8 中国 成淑
中国 潘攀
8 中国 成淑
中国 潘攀
21 5 12
中国 夏欢
中国 汤金华
21 15 23 中国 夏欢
中国 汤金华
19 21 21
印度 瓦拉·古塔
印度 阿什维尼·蓬纳帕
19 21 21 中国 夏欢
中国 汤金华
21 12 21
(輪空) 2 日本 前田美順
日本 末綱聰子
18 21 19
2 日本 前田美順
日本 末綱聰子
準決賽及決賽[7]
  準決賽 决赛
                         
  1  中国 王晓理
 中国 于洋
24 18 21  
4  中国 田卿
 中国 赵芸蕾
22 21 19  
  1  中国 王晓理
 中国 于洋(中途退出)
19
   中国 夏欢
 中国 汤金华
21
3  日本 藤井瑞希
 日本 垣岩令佳
10 18
   中国 夏欢
 中国 汤金华
21 21  

Remove ads

混合雙打

上半區[8]
第一圈 第二圈 半準決賽 準決賽
1 中国 张楠
中国 赵芸蕾
21 21
中華臺北 林祐瑯
中華臺北 謝沛蓁
14 12 1 中国 张楠
中国 赵芸蕾
21 21
大韩民国 高成炫
大韩民国 嚴惠媛
21 19 21 大韩民国 高成炫
大韩民国 嚴惠媛
18 14
日本 橋本博且
日本 藤井瑞希
8 21 15 1 中国 张楠(中途退出)[9]
中国 赵芸蕾
21 1
5 中国 徐晨
中国 马晋
21 21 5 中国 徐晨
中国 马晋
18 1
日本 佐藤翔治
日本 松尾靜香
14 10 5 中国 徐晨
中国 马晋
21 21
印度尼西亚 伊尔凡·法蒂拉赫
印度尼西亚 维尼·安格莱尼
21 19 18 日本 數野健太
日本 高橋禮華
9 13
日本 數野健太
日本 高橋禮華
16 21 21 5 中国 徐晨
中国 马晋
21 22
3 丹麦 约金·费舍尔·尼尔森
丹麦 克里斯汀娜·彼德森
21 21 3 丹麦 约金·费舍尔·尼尔森
丹麦 克里斯汀娜·彼德森
15 20
中華臺北 李勝木
中華臺北 簡毓瑾
15 16 3 丹麦 约金·费舍尔·尼尔森
丹麦 克里斯汀娜·彼德森
21 24
印度尼西亚 诺瓦·维迪安托
印度尼西亚 维塔·玛丽莎
21 21 印度尼西亚 诺瓦·维迪安托
印度尼西亚 维塔·玛丽莎
9 22
马来西亚 王健國
马来西亚 张淑晶
14 16 3 丹麦 约金·费舍尔·尼尔森
丹麦 克里斯汀娜·彼德森
21 21
8 丹麦 托马斯·雷伯恩
丹麦 卡米拉·吕特·尤尔
21 21 8 丹麦 托马斯·雷伯恩
丹麦 卡米拉·吕特·尤尔
15 16
印度尼西亚 D M Rizky
印度尼西亚 普斯皮达·里奇·蒂莉
12 13 8 丹麦 托马斯·雷伯恩
丹麦 卡米拉·吕特·尤尔
13 21 21
中国 洪炜
中国 潘攀
21 14 21 中国 洪炜
中国 潘攀
21 18 18
日本 早川賢一
日本 松友美佐紀
15 21 15
下半區[8]
第一圈 第二圈 半準決賽 準決賽
大韩民国 柳延星
大韩民国 張藝娜
21 17 21
中国 邱子瀚
中国 夏欢
17 21 16 大韩民国 柳延星
大韩民国 張藝娜
16 21 22
马来西亚 陈炳顺
马来西亚 吳柳螢
21 7 21 马来西亚 陈炳顺
马来西亚 吳柳螢
21 10 20
7 波兰 罗伯特·马特斯亚克
波兰 娜蒂斯达·希尔巴
19 21 17 大韩民国 柳延星
大韩民国 張藝娜
19 21 21
日本 平田典靖
日本 前田美順
19 16 英格兰 克里斯·爱德考克
蘇格蘭 伊莫金·班克尔
21 15 16
英格兰 克里斯·爱德考克
蘇格蘭 伊莫金·班克尔
21 21 英格兰 克里斯·爱德考克
蘇格蘭 伊莫金·班克尔
21 21
日本 池田信太郎
日本 潮田玲子
21 13 14 4 中華臺北 陳宏麟
中華臺北 程文欣
18 19
4 中華臺北 陳宏麟
中華臺北 程文欣
19 21 21 大韩民国 柳延星
大韩民国 張藝娜
6 21 21
蘇格蘭 罗伯·布莱尔
英格兰 加布里·怀特
21 21 印度 瓦利亚维蒂尔·迪柱
印度 瓦拉·古塔
21 19 19
大韩民国 申白喆
大韩民国 金荷娜
20 18 蘇格蘭 罗伯·布莱尔
英格兰 加布里·怀特
21 21
大韩民国 金基正
大韩民国 鄭景銀
21 21 大韩民国 金基正
大韩民国 鄭景銀
13 12
6 英格兰 内森·罗布森
英格兰 珍妮·沃尔沃克
17 17 蘇格蘭 罗伯·布莱尔
英格兰 加布里·怀特
21 19 9
大韩民国 李龍大
大韩民国 河貞恩
22 21 印度 瓦利亚维蒂尔·迪柱
印度 瓦拉·古塔
17 21 21
中国 何汉斌
中国 包宜鑫
20 15 大韩民国 李龍大
大韩民国 河貞恩
19 17
印度 瓦利亚维蒂尔·迪柱
印度 瓦拉·古塔
5 21 21 印度 瓦利亚维蒂尔·迪柱
印度 瓦拉·古塔
21 21
2 中国 陶嘉明
中国 田卿
21 14 18
準決賽及決賽[8]
  準決賽 决赛
                         
  5  中国 徐晨
 中国 马晋
21 22  
3  丹麦 约金·费舍尔·尼尔森
 丹麦 克里斯汀娜·彼德森
15 20  
  5  中国 徐晨
 中国 马晋
21 21
   大韩民国 柳延星
 大韩民国 张艺娜
13 16
 大韩民国 柳延星
 大韩民国 張藝娜
6 21 21
   印度 瓦利亚维蒂尔·迪柱
 印度 瓦拉·古塔
21 19 19  

爭議

  • 中國隊的多名隊員(包括:鲍春来卢兰张楠蒋燕皎王晓理)先後宣布因伤退赛,令多場中國隊對戰的比賽(包括女單決賽、女雙決賽和混雙半準決賽)被逼提前结束,引发观众不满[10];在女單的頒獎禮上,几乎没有观众鼓掌,場面顯得非常冷清[11][12]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