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11年大西洋颶風季
大西洋颶風季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2011年大西洋颶風季泛指在2011年全年內的任何時間,於大西洋水域所產生的熱帶氣旋。於6月1日開始、於11月30日結束。大部份於大西洋的熱帶氣旋通常都會於五月至十二月期間形成。[1]本季的第一個被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升格的熱帶氣旋在6月29日形成,襲擊墨西哥韋拉克魯斯州,造成19人死,6人失蹤。而第一個被命名的風暴熱帶風暴阿爾琳則在6月30日被美國國家颶風中心升為熱帶風暴。值得一提的是,本季是自1851年有紀錄以來,去到第八個命名風暴但沒有颶風級別的熱帶氣旋的大西洋颶風季(本年第一個達到颶風級別的熱帶氣旋是第九個命名風暴—艾琳)。[2]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1年8月7日) |
Remove ads
熱帶氣旋
自本年度颶風季開始以來,本颶風季總共產生了20個熱帶氣旋。
在10月中旬,一个冷锋南延迁入西部加勒比。在与东部的东南信风一起,在西南部加勒比地区产生了广泛的的气旋性环流。扰动慢慢向北部和西北部,在该地区的大气压力开始下降,然后扰动移动进入一个更有利于发展的环境。因此,国家飓风中心的预计扰动中有30%的机会在48小时内发展成一个热带气旋。
10月21日下午,低压区发生进一步组织,变得更加巩固。然而,第二天,低压区组织变得凌乱,形成热带气旋的概率在下降。
10月23日,一架侦察机飞入低压区,找到一个循环定义中心。结合卫星影像,发现的低压区在那一天的傍晚十八时分形成热带低气压,在几个小时后加强为热带风暴,并获得命名为“麗娜”。麗娜向西北偏北移动,并迅速加剧。
10月24日,仅仅21小时后,麗娜成为飓风。 进一步加强。剩下的时间,麗娜没有再次加强。它直到10月25日傍晚时分才达到峰值强度,成为一个大型飓风。此后不久,强烈的风切变和干燥空气的卷入削弱了麗娜。翌日,麗娜减弱为热带风暴。
在10月27日,麗娜登录尤卡坦半岛,给尤卡坦半岛带来暴雨和大风。第二天一早,麗娜减弱为热带低气压,并在下午消散。麗娜没有直接影响到美国,但其残余被2011万圣节风暴吸收,助长了这个风暴。
風暴時間表

2011年風暴名單
下列名字將使用在2011年大西洋颶風季達到熱帶風暴級別的熱帶氣旋。如果有退役的名字,世界氣象組織會在2012年的春天發佈,並公佈新名字。沒有退役的名字將會在2017年大西洋颶風季再次使用。2011年大西洋颶風季和2005年大西洋颶風季使用的名字差不多,但由於2005年大西洋颶風季中有退役的名字,將有新名字取代,分別是唐恩(Don)、卡蒂婭(Katia)、麗娜(Rina)、肖恩(Sean)和惠特尼(Whitney),取代丹尼斯(Dennis)、 卡特里娜(Katrina)、麗塔(Rita)、斯坦(Stan)、和威爾瑪。[3]本年未用名稱以灰色表示,黑體字表示今年已經使用過,粗體名稱表示該風暴活躍中,橙色表示下一個即將使用的熱帶氣旋名稱。
|
|
|
颶風季影響
以下圖表顯示了2011年大西洋颶風季的所有熱帶氣旋以及它們的登陸資料(如有)。在括號內的死亡人數屬於非直接,但仍與風暴有關的死亡。所有破壞及死亡數字都包括風暴在擾動及溫帶氣旋階段時的資料。
ACE的計算公式:,單位為。[4]
萨菲尔-辛普森飓风风力等级 | ||||||
TD | TS | C1 | C2 | C3 | C4 | C5 |
參考資料
內部連結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