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12年英國內閣改組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英國首相戴维·卡梅伦在2012年9月14日改組聯合內閣,是上任近兩年半後首次。由於甘民樂未有如1990年代和2000年代時的政府般定期改組,因此外界高度關注是次人事變動。他的閣僚大多在2010年上任前的甘民樂影子內閣上任,部分更已在任數載,如凌士禮自04年起負責衛生事務,迈克尔·霍华德更曾領導在野時的保守黨。惟礙於保守黨及自民黨聯合政府協議,甘民樂只可改組隸屬己黨的職位,其餘自民黨出任的職位不在其控制範圍。而且甘民樂私底下亦對改組內閣反感,認為改組內閣令大臣要熟習新環境,繼而減低工作效率,因此內閣重臣定不可換人[1]。

在野黨批評,內閣改組後男女不均,全員只有不足兩成是女性[2]。新政府將重心放在商務、司法和環境事務,根除外界認定的施政弱點,同時視保持穩定為首要任務[3]。首相府在聲明中表示,政府上任兩年「已屆交付階段」,驅使政府改組內閣[4]。
Remove ads
人事變動
Remove ads
要事
1972年以助理黨鞭身份加入希思政府、自此供職所有保守黨政府的四朝元老祁淦禮,以72歲高齡卸下高官職務。祁氏拒絕接任下議院領袖,而是轉任諮詢性質的不管部國務大臣,並可繼續列席內閣、國家安全委員會及內閣經濟小組委員會會議。祁氏認為自己是時候退居幕後,但對於獲邀出任新職位感到高興,又提到甘民樂在2009年邀請他出任影子商務大臣時,同意只讓他供職內閣兩年[3]。雖然祁淦禮不再是大法官,但他繼續以不管部國務大臣身份,負責《司法及安全法案》[4]。
右翼和疑歐派一直覺得,祁淦禮是保守黨內最直率的親歐人士,因此認為他的退休是一正面訊息;而外界也認同他是鴿派自由派。祁相的接班人是疑歐派紀嘉林,被認為與草根托利黨人站在同一陣線,不歡迎甚至鄙視人權法令和歐洲人權公約。另外,祁淦禮曾在去年十月保守黨大會期間,與內政大臣文翠珊就人權法令問題吵架。而新上任的紀嘉林與文太理念較為接近,相信更為有利她與大法官合作[4]。
甘民樂原先計劃就業及退休保障大臣施志安轉任大法官,而紀嘉林就接替他的上司。但施志安擔心一旦他離開,財政部就會削減他一手推動的統一福利救濟金計劃開支,因而堅決留任。最終,甘民樂唯有留施相而升紀相[6],卻招致工黨的影子內閣辦公廳大臣邁克爾·杜格批評他軟弱[4]。
紀嘉林獲任命為數世紀以來首位非律師出身的大法官後,旋即引起爭議,質疑他有否能力履行職務,包括與司法人員打好關係[4]。著名司法評論員、御用大律師祖沙·羅森伯在《衛報》撰文,批評「他的主要資格就是被視為右翼和曾令囚犯不快」,擔心此任命會使司法界更加政治化[7]。而多個壓力組織也對於祁淦禮離職感到遺憾,侯活刑法改革聯盟形容他予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工黨的前蘇格蘭首席部長麥康納表示,若果他拜相的話,他會合併蘇格蘭、威爾斯和北愛爾蘭事務大臣,並任命祁淦禮為「諸國大臣」[4]。
政圈早已盛傳,選區位處倫敦的運輸大臣簡意寧將被平調國際發展大臣,認為是為推動希思羅機場第三跑道計劃鋪路,西倫敦居民因此在八月下旬舉行「為意寧而戰」活動[8]。有報導指,簡氏得悉自己實際上被降職後,憤怒地「大罵」甘民樂[9]。最終,選區位於德比郡的首席黨鞭帕特里克·麦克洛克林接任運輸大臣,而他對三跑計劃持開放態度[10]。
被視為有力挑戰甘民樂的倫敦市長鲍里斯·约翰逊讚揚簡意寧是「頂級運輸大臣」,斥責英廷調走她的「唯一原因」是為三跑計劃清除障礙。同黨的下議院倫敦議員扎克·戈德史密斯更是攻擊甘民樂施政急轉彎,認為簡氏被調職顯示他「驚慌失措、沒有原則」,強調「真正的領袖不應用詭計」[10]。
參見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