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13年教宗選舉秘密會議樞機選舉人列表

維基媒體列表條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13年教宗選舉秘密會議樞機選舉人列表
Remove ads

2013年教宗選舉秘密會議為選出於2013年2月28日宣布退位的教宗本篤十六世的繼任人而召開。根據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發表的宗座憲令主的普世羊群》,只有在宗座出缺當日未滿80歲的樞機方可參與教宗選舉秘密會議(只有在1933年2月28日或之後出生的樞機才獲准參與本次會議)[1][2]。雖未有正式規定,但樞機團一般會選出一名樞機成為繼任教宗。本次選舉會議按規定以不記名投票方式舉行[1]

Thumb
喬治·馬里奧·伯格里奧樞機在2013年3月13日獲選為教宗方濟各。

在宗座出缺時的207名樞機團成員中,共有117名樞機選舉人合資格參與是次教宗選舉秘密會議[a][4]。由於2名樞機未有出席會議,故最終本次會議僅115名樞機參與選舉[5][6],佔樞機選舉人中的98.3%、所有樞機中的55.6%。當選教宗所需票數為在席樞機的三分之二大多數,即77票[1][7]

出席的115名樞機中,共計有4位主教級樞機、81位司鐸級樞機及30位執事級樞機。當中48位由若望保祿二世冊封為樞機,餘下67位樞機均為本篤十六世擢升;在召開會議時,共有29名合資格參與選舉會議的樞機在聖座內供職,61位樞機則於世界各地擔任牧職職務,另外25位樞機則已榮休。最年長的樞機選舉人是時年79歲的瓦爾特·卡斯珀英语Walter Kasper[b][8]巴塞利奧斯·克利米斯·托通克爾則是最年輕的樞機選舉人,參與本次會議時年齡僅53歲[9]。另有90名樞機因年屆80歲以上而不合《主的普世羊群》的規定,未能參與此次教宗選舉秘密會議[4]

2013年3月12日,樞機選舉人進入西斯汀小堂開始首場的選舉秘密會議[10]。經過兩日內的五輪投票,樞機團最終於翌日選出天主教布宜諾斯艾利斯總教區總主教喬治·馬里奧·伯格里奧繼任教宗,並取名號為方濟各[11]

Remove ads

樞機選舉人

樞機團一般分為三等,依次為主教司鐸執事,樞機們按此為列隊進入會議場地、宣誓及投票順序的依據,並能夠反映樞機的資歷及榮譽[1]。 除了東儀天主教會的主教外,主教級樞機以樞機團團長為首,副團長為次,餘者則按照委任為主教級樞機的日期排序。東儀天主教會主教、司鐸級樞機和執事級樞機則是按他們獲冊封為樞機的樞機會議日期及其出現於官方公告中的時間排列[6]

本次會議的樞機選舉人中共有4人來自東儀天主教會,包括安多尼·納吉布科普特)、貝沙拉·伯多祿·拉伊馬龍尼)、喬治·阿倫謝雷敘利亞-瑪拉巴)及巴塞利奧斯·克利米斯·托通克爾敘利亞-瑪蘭卡)。另外,最年長的主教級樞機、司鐸級樞機與執事級樞機,以及最年輕的執事級樞機亦分別被任命不同的職務,譬如最年長的主教級樞機負責主持選舉秘密會議、最年長的執事級樞機則負責在聖伯多祿大殿中央陽台宣告選舉結果[1];在這次會議中,這些職位分別由若翰·雷哥德弗里德·丹尼爾斯英语Godfried Danneels若望-類斯·托朗雅各伯·彌額爾·哈維擔任[6]。負責在宗座出缺期間暫代處理羅馬教廷事務的羅馬聖教會總司庫則由塔爾奇西奧·貝爾托內擔任[1][12]

以下資料均為2013年2月28日,宗座出缺當日的資料。表格預設按列隊及投票的順序排列;除非特別註明,所有樞機均隸屬拉丁禮教會

* 獲選教宗
更多信息 排序, 姓名 ...
Remove ads

缺席

更多信息 排序, 姓名 ...

按大洲與國家及地區統計的樞機選舉人

115名樞機選舉人分別來自除南極洲外的6個大洲上的48個國家及地區[e]意大利(28)、美國(11)及德國(6)是樞機選舉人數目最多的三個國家。

Thumb
各國出席的樞機選舉人數目的分層設色圖(未有標示數字者即為僅一位出席樞機;香港的出席樞機計入其目前主權所屬國中华人民共和国
* 獲選教宗的大洲/國家及地區
更多信息 大洲, 數目 ...

參見

註釋

Loading content...

參考來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