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19年奧地利議會選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2019年奧地利議會選舉將在2019年9月29日舉行,選出第27屆國民議會。這次選舉是因奧地利副總理海因茨-克里斯狄安·史特拉赫被爆出通俄醜聞而提前舉行[1]。選舉使用開放名單比例代表制。
Remove ads
背景
最近幾年的歐洲懷疑主義,及2010年代的歐洲移民危機使極右翼政黨奧地利自由黨勢力抬頭,在2016年奧地利總統選舉角逐總統大位進入第二輪但最終未果,但2017年大選時,人民黨與疑歐的該黨組成聯合政府,但該政府親歐立場不變。
2019年5月,自由黨籍副總理海因茨-克里斯狄安·史特拉赫被爆出2017年大選前與俄羅斯大亨密會影片,令他深陷「通俄」和貪污指控。這宗稱為伊維薩事件的通俄醜聞爆發後,奧地利自由黨內所有閣員集體辭職,也重創了該黨在歐洲議會選舉的表現。該黨比2014年時丟了一個席次。2019年5月27日,庫爾茨被國民議會通過不信任動議解除職務。總統亞歷山大·范德貝倫於翌日正式辭退庫爾茨,並於6月3日任命法官出身的布麗吉特·畢爾萊為新總理,成為二戰後首位無黨籍總理。由專家組成的畢爾萊內閣隨後宣布大選日期。一旦新政府完成籌組,畢爾萊內閣便會集體卸任交棒。[2][3][4]
2019年6月12日,在奥地利社会民主党和奥地利自由党的投票支持下,選舉日期最終定於9月29日,而奥地利人民党則认为该日期过晚,支持在9月初进行选举。
選舉
根據《聯邦憲法》第26條和第27條,總統必須在最近一次選舉後的30天之內召集國民議會。國民議會立法期限的標準期限為5年,在該期限結束之前,必須通過在星期日或公共假日進行選舉來延長期限。
由於第26屆國會成立大會於2017年11月9日由亞歷山大·范德貝倫總統決定舉行,在2019年決定提前大選前,原本的下一次議會選舉的最遲舉行日期應為2022年11月6日。
主要政黨
Remove ads
民調
結果
結果為中間偏右的人民黨勝出,但未獲過半數議席,故須尋求與其他政黨合組政府。第二、第三也和上次一樣為社民黨、自由黨,總統所屬的綠黨於本次重返國會。
詳細結果如下(以下是2019年10月16日獲得證明的選舉最終結果):
Remove ads
Remove ads
政府組成
儘管塞巴斯蒂安·庫爾茨領導下的人民黨贏得了很多席位,但它並沒有佔據過半數的席位,因此需要尋找盟友來聯合執政,截至2019年12月初,奧地利人民黨仍然與綠黨進行談判。
綠黨取得了有史以來最好的選舉結果,部分犧牲了社會民主黨,並且被視為是潛在可行的聯盟夥伴,儘管這種保守的綠色聯盟在奧地利全國範圍內是前所未有的,並且會要求雙方在政策立場上達成妥協。
2020年1月1日,人民黨的庫爾茨和綠黨的科格勒宣佈雙方籌組聯合政府的談判取得成功。[5][6]1月7日,新一屆政府正式就職,由庫爾茨出任總理,科格勒出任副總理。除上述二人外,10名部長和1名國務秘書來自人民黨,3名部長和1名國務秘書來自綠黨。[7]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