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19年英國保守黨開除黨籍風波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2019年9月3日,英國保守黨21名下議院議員被收回黨鞭,等同開除黨籍[1]。事源是他們支持一個緊急動議,容許下议院在9月4日控制議程辯論《2019年歐洲聯盟(退出)法案(第6號)》[2]。表決後數小時,首席黨鞭馬克·斯賓塞通知倒戈的議員不能再以保守黨身份參與國會會議[3][4]。
被開除黨籍的包括下議院院父(祁淦禮),前財政大臣(祁淦禮、夏文達),多名前內閣大臣(格雷格·克拉克、大衛·高克、簡意寧、多米尼克·格里夫、奥利弗·莱特温、卡罗琳·诺克斯和羅利·斯圖爾特),以及前首相邱吉爾的外孫(尼古拉斯·索梅斯)等人[5][6]。
10月29日,10名黨籍被開除的議員獲恢復黨籍,當中4人代表保守黨出選同年大選並勝出,另外6人決定落馬[7][8]。繼續被開除黨籍的11人中,6人放棄參選[9],其餘5人以自由民主黨或無黨籍身份競逐連任,全數落敗[10]。
Remove ads
背景

2019年4月,下議院議長约翰·伯科容許奥利弗·莱特温爵士動議,讓下議院控制《歐洲聯盟(退出)法案(第5號)》(又被稱爲「库珀-莱特温議案」)的二讀程序、法案委員會、以及三讀程序[11]。動議以一票之差獲通過,《2019年歐洲聯盟(退出)法案》亦在同日獲通過[12]。
時任首相文翠珊曾多次呈交脫歐協議到國會,而支持協議且反對無協議「硬脫歐」的保守黨下議員,就被傳媒稱為「高克小隊」(英語:Gaukeward Squad),取名自小隊的「隊長」大衛·高克[13]。不過,文翠珊的協議最終仍然被否決,接續由下任首相鲍里斯·约翰逊處理脫歐工作[14]。
2019年9月,白高漢又准許莱特温根據《會議常規》第24條,動議從政府手中取得議程控制權,讓彭浩禮提出的《2019年歐洲聯盟(退出)法案(第6號)》能獲通過[15]。表決前夕,政府的黨鞭辦公室表明,支持莱特温動議實際上是「破壞政府的談判立場,將國會的控制權交給郝爾彬」[16]。因此,支持該動議的保守黨議員最終被開除黨籍[16]。
Remove ads
涉事議員
21名倒戈議員如下:
Remove ads
後續
9月5日,大學國務大臣約翰森宣布辭職並退出內閣,以及放棄競逐連任議員[37]。《每日电讯报》報導指,是次開除黨籍的事件是觸發首相弟弟掛冠的導火線[38]。
9月7日,就業及退休保障大臣盧綺婷亦告請辭,以及退出保守黨[39]。她批評約翰遜的脫歐政策,以及黨對倒戈議員的處理手法[40]。
9月14日,曾參選保守黨黨魁的翟彥明,因為被開除黨籍而轉投自民黨[25]。10月4日,同樣曾經參選黨魁的前內閣大臣施達偉亦離開保守黨,以無黨籍的身份參選倫敦市長[41]。
10月29日,10名黨籍被開除的議員獲恢復黨籍,包括潘禮卓、柏思域、畢毅達、祈國光、夏世勳、夏永霆、章曼琪、盧嘉蓮、宋立勤爵士、韋毅思[8]。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