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22年大韓民國總統選舉
第20任大韓民國總統選舉・南韓第四次政黨輪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2022年大韓民國總統選舉(韩语:대한민국 제20대 대통령 선거/大韓民國 第20代 大統領 選擧*/?)是韓國民主化后的第8次總統選舉,于2022年3月9日举行,與國會議員補選同日舉行。最終由在野黨國民力量候選人尹锡悦以48.56%的得票率勝出,相對第二位李在明的得票率僅僅高出0.73%,此差距為韓國歷屆總統選舉中的最小紀錄[1]。共同民主黨於此次選舉中失去執政權,但仍保有國會過半議席優勢。
Remove ads
背景
2017年,執政九年的保守派因朴槿惠親信崔順實干政醜聞引發的彈劾案而下野,自由派文在寅政府上台。2018年地方選舉前夕,受惠於選前3次的2018年朝韓首腦會晤,自由派在全國17個一級行政區豪奪14席廣域地方自治團體首長,為歷屆地方選舉最佳表現。2020年國會選舉也因國際對韓國政府防疫肯定,使自由派在300國會議席中取得過半的180席。
然而隨著文政府執政爭議漸增,執政黨包袱也日益加重,先後因特權問題辭官的法務部長曹國、秋美愛爭議;打房政策失敗且有官員、議員涉嫌炒房;前忠清南道知事安熙正、前首爾特別市長朴元淳、前釜山廣域市長吳巨敦等黨內要角紛紛捲入性醜聞。種種負面因素,在2021年補選,共同民主黨失去首爾特別市、釜山廣域市兩大城市執政權。
自由韓國黨下野後,總統候選人洪準杓轉任黨魁,然而因2018年地方選舉敗選辭職,選後由朴槿惠的國務總理兼代理總統黃教安接任。為應付2020年國會選舉,自由韓國黨與新保守黨、前進黨合併為未來統合黨,卻仍然不敵執政黨慘敗,黃教安請辭黨魁,政黨進入以金鍾仁為首的非常對策委員會體制運作,並改名為國民力量。2021年補選,在共同民主黨爭議不斷下,保守派總算迎來久違的勝利,拿下首爾、釜山兩大城市的執政權,金鍾仁選後辭職。隨後年僅35歲、未曾於任何選舉中獲勝的李俊錫當選為新任黨代表。[2]
政黨演變
以下列舉大韓民國文在寅政府時期政黨演變。虛線為脫黨、分裂,實線為繼承者,點線為主體政黨與衛星政黨關係。
初选
主要參選人李在明曾參與2017年大韓民國總統選舉共同民主黨之初選,但敗予文在寅,之後於2018年大韓民國地方選舉當選為京畿道知事。李洛淵則曾任全羅南道知事和文在寅政府之國務總理,為文在寅屬意人選。2021年10月10日的初選最终由李在明勝出。
為了不讓太多的候選人參加初選,事先舉行了一場預選,只有前6名的候選人才能晉級主選。
Remove ads
初選分為民意調查和黨員投票,各佔50%。主要參選人洪準杓曾在2017年代表保守派自由韓國黨投入總統選舉,但遭文在寅打敗。另外,與秋美愛矛盾激化而獲得聲望的前檢察總長尹錫悅也在辭職後宣布參選總統[3],並加入國民力量參與初選。最終尹錫悅於2021年11月5日順利出線,成為最大在野黨總統候選人。[4]
為了不讓太多的候選人參加初選,事先舉行了二場預選,最後只有4名候選人才能晉級主選。
Remove ads
為了不讓太多的候選人參加初選,事先舉行了一場預選,只有前2名的候選人才能晉級主賽。最終由沈相奵與李貞味進入主選,10月12日的主選中確定由沈相奵代表參選。
11月4日,國民之黨代表安哲秀以唯一初選候選人身分,獲92.18%全體黨員同意出線,參與總統選舉[5]。
註冊候選人
提前投票
應因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南韓於2022年3月4日為約100萬名確診患者與須隔離人士提前舉行投票。[7]
民意调查
出口民調
選舉結果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