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3.7厘米18/36/37/43年式高射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3.7厘米18/36/37/43年式高射炮(德語:3.7 cm Flugzeugabwehrkanone 18/36/37/43)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製造的高射炮。此炮於戰場上非常普遍。此機炮對4,200米以下的飛機很有效[2]。此機炮既有固定式 、配備車輪的拖曳式,亦有裝上載具當成主武器的自走式和空軍戰機用的機載式。德軍不但用其用於防空,亦有用作地面支援。德國戰敗後不再生產,3.7厘米高射炮亦逐漸不再使用。
Remove ads
發展
首支3.7厘米高射炮是由萊茵金屬於1935年設計的3.7厘米18年式高射炮(Flak 18)。其倍徑為57倍,對空射程達4800米[1]。當使用其專用的PzGr. 18 鑄鐵高爆穿甲彈時,於100米距離可穿透36毫米的60度傾斜裝甲,800米則可擊破相同配置的24毫米裝甲[1]。Flak 18使用了一個機械式槍栓以供自動射擊,並達至實戰中每分鐘80發的射速。裝嵌完成可用於戰鬥時重1,750公斤,運輸時運車輪重3,560公斤。
Flak 18生產數量較少,於1936年已停產,但有少量外銷給中華民國。
高射炮的發展繼續,主要是想把較沉重的雙軸支架換為較輕的單軸支架,亦即3.7厘米36年式高射炮,此舉將重量降至放列重量1,550公斤及弋引重量2,400公斤[1]。此槍的彈道特性沒有改變,但實戰的射速增進至每分鐘120發(理論上每分鐘250發)[1]。次年引進一個新觀察系統,更名為3.7厘米37年式高射炮,其餘部分沒有改變[1]。此高射炮於芬蘭稱為37 ITK 37 高射炮。
36/37年式高射炮的產量為此系列高射炮中最高者。1939德國開戰時軍中配備了1,030挺Flak 18/36,以高射炮連的編裝配備至野戰部隊,每連理論編裝為9挺37高炮。
Remove ads
43年式高射炮

43年式高射炮相對以前版本有極大改進。新式後膛將實戰射速提升至每分鐘150發[1],而重量則同時戰鬥時重1,250公斤,運輸時重2,000公斤 [1]。此高射炮有聯裝型,名為3.7 cm Flakzwilling 43[1],但此版本較為笨重且頭重腳輕[3]。
43年式高射炮於1944年才開始大規模生產,至戰事完結為至生產了7,216支,其中聯裝型記作兩支[4]。
3.7厘米 Flak 43 M43U是Flak 43 高射炮的海軍版本,並用於納粹德國海軍U型潛艇Type VII及Type IX。
與其他同類火炮比較
Remove ads
使用國家
參考資料
參考書目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